第(1/3)頁
!doctypeht
head
etacharset="utf-8"
titebookchapterist/tite
/head
body一眾代將麵麵相覷,馬服尋更是訝然道:“臨樂乃是督亢要地啊!”
“不過三五千人如何能鎮守督亢之地?!”
“秦楊翁子難道要放棄督亢之地嗎!”
李牧聲音中多了一分淡淡的譏諷:“為何不可?”
“督亢之地之於燕、齊二國乃是重中之重,但之於代、秦二國卻不過爾爾。”
“若本將為秦臨樂主帥,亦不會僅憑八萬兵馬於無險可守的督亢之地抵抗百萬敵軍,而是會選擇全盤放棄督亢之地,集合全部兵力退守易水長城一線,借易水長城之堅抵抗敵軍,為援軍爭取時間!”
“秦臨樂主帥雖非本將,卻是秦楊翁子,此將老成持重、善於堅守,做出如此布置並不值得意外。”
督亢之地確實重要,但對於秦國而言,即便督亢之地淪陷了也還有易水長城作為抵抗東北方向來敵的防線。
且相較於督亢之地,易水長城更加易守難攻。
如果給楊端和三十萬兵馬,李牧相信楊端和會同時守備督亢之地和易水長城。
但現在,楊端和可是在僅憑八萬兵馬硬抗百餘萬敵軍!
妄圖同時守備督亢之地和易水長城實乃取死之道,集合全部兵力守衛易水長城乃是楊端和唯一的選擇!
李弘怔然過後,恍然道:“所以主帥原令燕軍攻打臨樂,非是意欲由燕軍承受更大的損失、更艱難的任務。”
“而是因秦臨樂兵馬必然會南下馳援易城,即便秦軍精銳,但於行軍途中被突襲、圍困依舊易出混亂,如此一來便能彌補燕軍孱弱的不足,燕軍反倒是能因兵力更廣而更好的圍殲秦軍!”
“而更加精銳的大代兵馬則是強攻更為關鍵的易水長城,以求速破敵軍!”
李牧輕輕頷首道:“然也。”
“即便燕軍未能成功阻截秦臨樂兵馬,因燕軍兵力更廣、燕國更看重督亢之地,燕軍也能在督亢之地空虛的情況下比我大代兵馬更快的全取督亢地,打通與齊軍合兵的坦途!”
李牧確實是代國將領,但他的心沒有那麼狹隘,代王嘉的心也沒有那麼狹隘。
李牧完全沒有考慮代、燕兩軍的國彆,更沒有對兩軍有區彆對待,隻是給予了兩軍兵馬更適合他們的戰略目標而已。
李弘不禁嗤笑道:“主帥行事公平,不負代、燕兩軍將士。”
“然燕王卻陰謀揣度主帥之令,進而違抗主帥之令,而後又執意宴請我軍,令得我軍無法於秦臨樂兵馬南下之前抵達戰場、阻截秦臨樂兵馬。”
“以至於燕軍不得不獨自對抗秦臨樂大營!”
“還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李牧所部行軍速度確實慢於尋常,卻不能做的太過分。
如果燕王喜沒有強留李牧等代國將領宴飲,李牧所部必然將在秦臨樂大營兵馬前往易城的路上對秦臨樂兵馬進行阻截。
但偏偏,燕王喜將戰場視作朝堂,兩度堅決邀請李牧宴飲,以至於李牧所部‘遺憾’的錯失戰機。
此事傳揚出去,天下人都沒法因此怪罪李牧!
李牧嘴角淺淺揚起:“兵貴神速的道理,本將早已明告燕王。”
“此戰我軍最大的優勢就是時間,這個道理本將亦早已明告燕王。”
“沙場之上,戰況瞬息萬變。”
“前幾日還鎮守臨樂的秦楊翁子突然南下易水長城實在是沙場常事。”
“燕王自詡懂得軍略,又堅決如此行事,想來燕王定是有自己的道理。”
李弘、孫奕等一眾將領齊齊失笑。
燕王能有什麼道理?
恐怕隻剩下舍己為人的道理了!
唯有馬服尋依舊心有擔憂:“燕軍雖然擁兵三十五萬,理應不會速敗於秦楊翁子之手。”
第(1/3)頁
第(2/3)頁
“然燕軍孱弱、燕將無能,恐難完成主帥將令、攻破易水長城。”
“若如此,我軍如何與齊軍合兵啊!”
李牧眼底閃過幾分無奈:“於易水長城合兵乃是上上策,但與齊合兵之地卻並非易水長城一處。”
“今秦楊翁子已經放棄了臨樂大營,可見秦軍已經基本放棄了督亢之地,則督亢之地東側的防備亦會頗為稀疏,當得為合兵坦途。”
楊端和所部的戰略轉移讓李牧可以直接殺穿督亢之地與齊軍完成合兵。
如果有的選,李牧卻著實不希望選擇這條費時費力的路線。
但李牧更不敢奢望燕王喜能率領燕軍鑿穿易水長城!
心中輕歎間,李牧沉聲開口:“傳本將令!”
“著令都尉孫奕率本部兵馬圍攻臨樂,餘下各部隨本將急行轉進東南,目標文安城!”
“傳令齊軍!”
“大軍轉進向北,與我軍於文安城合兵!”
——
秦王政十六年十月十七日。
易城北城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