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思雨同學,濱工大大二學生,在校期間表現優異,擁有著常人無法比擬的探索與以及行動能力,在青蒿素的發現和研究過程中,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協助王重教授以及葉楠教授在對抗瘧疾的過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場的和看直播的,沒有人相信主持人這些話,就好像把他們當成了傻子一樣,就好像當初王重在實驗室裡麵的時候,他們不知道一樣……
甘思雨除了做了幾天方便麵,記錄了幾天的實驗數據之外,對整個實驗基本上沒有做出什麼貢獻。
而主持人說的是,做出了突出貢獻……
這個時候,所有人都羨慕的看著甘思雨,這顯然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型案例了。
“好,現在諾獎得主記者發布會正式開始,各位遠道而來的記者、媒體朋友們可以舉手提問!每人僅限一個問題。”
本來這場發布會最開始是為王重一個人準備的,誰想到大衛教授竟然能拿到經濟學獎。
更想不到的是,王重竟然能二次得獎,葉楠和甘思雨也跟著上了王重的車……
看著台下如雨後春筍般舉起來的手,主持人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叫誰,
不過畢竟是濱工大的學生,視華夏一台的記者和國際上的一些大媒體如無物,第一個問題直接交給了校宣傳部。
濱工大的師生們都知道,王重不喜歡接受采訪,是一個很低調謙遜的人,所以即使他們已經約了王重好幾次采訪,都被王重給拒絕了,隻能在這種官方場合才有現在這種提問題的機會。
宣傳部的記者是一個女孩,非常漂亮的女孩,長發挽成了一個發髻,半縷調皮的頭發披散在臉頰上,站起來的時候,一身淺白色的牛仔褲,完美的修飾了她的腿型。
“謝謝主持人給我的機會,我是咱們濱工大宣傳部的記者,我有問題想問一下王重教授。”
王重撥弄了一下麵前的話筒,點頭示意可以開始了。
女孩顯然很興奮,雖然大家都在一個學校,但是平時能見到王重的機會非常少,一不去上課,二不滿校園溜達,
雖然大家都知道濱工大有這個人,但是王重在校園裡麵呆的時間,甚至還沒有在外麵浪蕩的時間多。
而且學校裡麵的傳聞,王重請假想來不找輔導員的,都是直接找院長、校長之類的關係……
“王重教授您好,很高興能采訪到您,作為您的同事,我相信很多同學和老師,都想知道您平時生活和學習的時間是如何規劃的,您方便在這裡給我們大家方向一下嗎?”
王重的表情有一些詫異,第一個提問題的人,竟然能提出如此一個柔和的問題,簡直是太友善了。
換做下麵那些躍躍欲試的自媒體和國外媒體,王重覺得這個問題應該算是最溫柔的問題。
也正如王重所想,濱工大的宣傳部也沒有辦法,他們做的是校報,也是要發表到校報上的,不問學習的問題,難道還要問王重的八卦嗎?
王重擺弄著話筒想了一下,說道,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我很內疚,在大學期間,我確實沒有怎麼去係統性的學習,我目前所有的成就,基本都是在高中時期的累積。”
“在高中時期,是學習推著人走,每天都有做不完的習題,考不完的卷子。但是到了大學之後,我發現相對高中,大學校園的氣氛是人要推著學習走。”
“所以我就嘗試著把高中時期的一些想法在大學裡麵做一下實踐,沒想到成功了,然後就這樣了額。”
王重指著後麵牆上“濱工大諾貝爾獎得主答記者會”中的諾貝爾獎幾個字,笑著說道。
美女記者被王重一番話秀的無言以對,但是隻能問一個問題,所以她隻能不甘心的坐了下去。
“下一位,那位穿著黃色衣服,華夏一台的記者,請你提問。”
“您好,我是華夏一台的記者,我有問題想問一下葉楠教授。”
葉楠一愣,沒想到還真有向她提問的,本來她都想來當一名隱形人了。
抬起頭,看向記者,葉楠有些恍惚,大禮堂上千人,而隻有她們四個人,坐在了舞台之上。
這個舞台,顯然是為他們搭建的,但是卻又不是為了她,也不是為了甘思雨,而是王重和大衛教授。
“您好,請說。”
葉楠推了推眼睛,看向華夏一台的記者。
“我想請問一下葉楠教授,從您的角度來看,青蒿素的發現,是否可以說是代表著華夏中醫打響了複興崛起的第一槍?對中醫和西醫,您有什麼看法?”
葉楠沉默了一會,她這個問題和王重的問題明顯的看出了差距,雖然是華夏官方的記者,但是鑒於問題的複雜性和爭議性,濱工大記者問王重的問題根本沒有可比性。
“我覺得,青蒿素是中醫獻給世界的一份禮物。”
“至於中醫是否複興,中醫與西醫的優劣,這個我沒有辦法給出準確的答案。”
“但是無論中醫也好,西醫也罷,隻要能治病救人,我覺得沒必要非得爭出個高低。”
“相信中醫的,以後看病可以找中醫,相信西醫的,以後看病可以找西醫,這本來就是一個選擇題,沒必要把它變成判斷題。”
“我隻有一個想法,就是中醫如果看不好,你可以去西醫嘗試一下,如果西醫看不好,那麼就去中醫碰碰運氣。”
說完,葉楠坐直身體,遠離話筒。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她除了以身試藥之外,對青蒿素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了解,即使這兩天惡補下來,估計也應付不了媒體記者們的刁難。
所以她已經打算好了,能回答的就回答,回答不了的就不回答,或者讓王重回答。
今天坐在這裡就是趕鴨子上架,實在沒辦法。
即使是華夏台記者,也是遵守規則的隻問了一個問題,然後主持人直接盲點了一個金發碧眼的老外,
秉持著兩個華夏記者一個外國記者的觀念挑選提問記者。
之前學校說了,隻要能進場的,都可以提問,都可以點。
同時,在台上的四位諾貝爾獎得主,也有權利不回答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