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山的話,那些人半信半疑,總覺得不太對,卻又沒啥證據。
眾人也不好再問,於是就在劉家閒嘮嗑兒。
男人們坐在院子當中閒聊,林若蘭和李氏、陳秀芸則是在廚房忙活。
昨晚上那一大一小兩頭豬,下貨收拾著吃了,那些肉一時半會兒的吃不了,不得看看怎麼處理,保存起來?
肥肉不用說,肯定是煉油,家裡人口多,乾活又重,不吃點兒大油水不行。
焅了油能保存很久,油漬了也好吃,比留著肉強。
這時候天氣還不算太冷,肉擱不了太長時間,即便是放在涼水裡拔著,天天換水也不行。
所以林若蘭就打算,醃一些鹹肉,保存起來。
早晨曲紹揚和劉東山都說饞了,要吃包子。
少不得就得剁餡兒、和麵,最好中午能蒸出來,家裡這些夥計們乾活辛苦,都解解饞。
廚房裡焅豬油,那香氣很快就從屋裡飄了出去。
院子裡的人抽了抽鼻子,頓時引出饞蟲來。
“老劉大哥,家裡做啥好吃的呢,這麼香?這是焅油呢吧?”
“哦,昨晚上地裡進野豬,紹揚領著人打死了倆。
你嫂子這會兒應該是煉豬油呢,油漬了的香氣。”
這香味的滿院子,相瞞也瞞不住,劉東山隻能實話實說。
“哎呀,還得是你們家啊,成天大魚大肉吃好的。
要不說紹揚這小夥子行呢,打獵是個好手,你們家就沒斷了肉吃。”
眾人聽了,羨慕不已,紛紛誇讚道。
“老劉大哥,跟你商議商議唄?那啥,借我幾斤肉。
回頭等過年了我們家殺豬,再還給你。”有人實在是饞了,就想出這個辦法來。
鄉下,一般時候遇見誰家殺豬了,是可以去借點兒肉的。
回頭自家殺豬的時候,再還回去就是。
眼下剛上秋,家裡養的豬也正抓膘的時候,誰家舍得殺啊?都是等著過年殺豬。
可秋天乾活累,又好久沒見著肉了,換成誰也饞。所以,他們才會開口要借肉。
劉東山猶豫了下,“這是野豬肉,跟家豬的比不了。
我可得事先跟你們說明白了,彆回去吃肉的時候,又嫌不好啊。”
其實母豬肉還可以,比跑籃子強不少,當然,要說好吃的話,還得是黃毛子或者隔年沉。
家裡那點兒黃毛子肉,劉東山肯定不會往外借的。
那就得提前跟他們說明白了,這可不是家豬肉,沒那麼香。
“哎呀,這我們還能不知道麼?你放心,我們不嫌。
現在借你多少,等著過年還回來多少,肯定不賴賬。”
好久沒吃著肉了,誰還管野豬家豬啊,有吃的就不錯了。
眾人當即表示,不管啥肉,他們都要。
既然人家都這麼說了,劉東山要是真不借,未免顯得摳門兒,於是就進屋跟林若蘭商量。
林若蘭自然沒啥意見,借就借唄,等著過年還回來正好,天冷還能擱得住。
就這樣,那幾個人各自都要了五六斤肉,高高興興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