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doctypeht
head
etacharset="utf-8"
titebookchapterist/tite
/head
body梅林嶼失守的消息一經傳出,可謂震驚朝野。
開戰前,比起地勢險要、且有精銳駐紮的梅林嶼來說,眾人都更擔心四麵受敵的晉州,甚至一度不看好斛律啟光的死心眼兒,認為其不應再對晉州抱有什麼希望。
然而,誰曾想結果狠狠給了眾人一計響亮的耳光。
最不該丟的平城,竟然就這麼丟了。
這大半個月來,兩軍交戰數次,回回周軍攻至一半就收兵回營,再無動作,可隔上幾日,卻又再次攻來。
更叫人氣惱的是,城中補給幾次被周軍截獲,三翻四複後,搞得一眾將士心浮氣躁、怨聲連連。
此次周軍再次圍攻,鑒於之前戰況,城中不少人夷然不屑,隻等著周軍撤軍,直到周軍集中主力攻破一道城門後,這才驚覺勢態不對,卻已是無力回天。
河間王高宗佑見勢不妙,當機立斷,下令後撤,但周軍之前幾次襲擊對城中軍力有所了解,早有預謀地在各處圍追堵截。
幸而河間王急中生智,用計迷惑了敵軍將領,將其誘入陷阱,才得以僥幸逃脫。
吃了敗仗、損失大半精銳,還丟了城池,高灝氣得不輕。
自然要追究責任。
不可避免地,活下來的高宗佑成為晉鄴朝堂上一眾抨擊、怪罪的對象。
有人進言,若非河間王貪生怕死,舍掉城池,倉皇領著一半將士撤退,同領軍的範將軍不會孤立無援,為周軍所殺。
更有人義正言辭,即使真的不敵敵軍,也該當以身殉城,如何能奪路而逃?
當然也有人極力維護,據理力爭,幾方爭辯不休。
吵到最後,竟有人聲稱高宗佑一向與範廷政見不合,許是借此機會鏟除異己。
此言一出,當即有人提出嚴查高宗佑……
眼下與周軍戰況激烈,朝中局勢亦不算穩,高灝如何敢於此時徹查前線主將,生怕動搖軍心,更怕中了有心人的離間之計。
但為了堵住悠悠之口,他隻得派了中貴人前去晏城。
反觀晉州,與周軍交手幾次,輸贏相當,朝堂上有不少讚頌斛律啟光用兵如神、熊韜豹略,更稱其為千勝將軍。
至於安德王高永晟,因重創周軍、大敗大將司馬博,一時名聲大噪。
這個司馬博在從前幾次大戰中,屢屢獲勝,因而十分有名,此次敗給了高永晟,著實令人意想不到。
高灝憂喜交集。
太極殿東堂內。
高灝抿住唇,有些疲憊地揉了揉眉心。
高浚知曉他還在為朝堂上的爭論煩悶不已,好言寬慰道:“梅林嶼一戰雖敗了,但晉州那邊與周軍卻是不分勝負,如今高宗佑退守晏城,待重整旗鼓後,未必不能給周軍迎頭一擊。”
高灝放下手,沉沉黑眸看他:“方才他們說起河間王,你始終不曾發表己見,為何?”
第(1/3)頁
第(2/3)頁
高浚目光不避,道:“比起懷疑高宗佑,臣弟倒是覺得皇兄更加憂心晉州。”
高灝沒否認。
高宗佑究竟如何,他多少還是了解的。
高浚道:“隻要太後一如既往支持皇兄,斛律啟光嘛,尚可以擱置一旁不提,但這安德王高永晟就不好辦了,他可是高渙一手帶出來的,如今在軍中威望過高,對皇兄來說,實在不是一件好事……”
他停了停,又道:“他也當真是命大。”
非但沒有‘意外’死在戰場,反而還在營中贏得不小的威望。
那個安排在軍中趁機動手的人,還被高永晟識破,一刀砍了首級。
高灝沉吟一下,道:“此番倒也幸虧他沒死,不然僅憑斛律啟光一己之力難以抵擋。”
他輕輕一歎:“也罷,既然他命不該絕,暫時也沒什麼確鑿證據證明他生了反叛之心,他又在戰場上還算驍勇,便先留下他的性命吧。對了,該抹去的痕跡、該滅口的人,萬不可遺漏,決不能叫他知曉此事受孤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