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王也如你一般驚訝莫名,然後就誇公子有鐵血之風。
“隨後很是遺憾地感慨道:‘寡人若早知淩遲,便用於白起之身。’
“公子驚愕,反問先王:‘武安君?你之前說犯下的罪窮天下竹簡也寫不完的人,是武安君?’
“先王點頭。
“公子怒意勃發,質問先王:‘武安君何罪之有?’
“先王答曰:‘坑陷四十五萬投降趙軍,四十五活人被活生生埋葬,這樣的罪過還不大嗎?做出這樣傷天害理之事的白起還算是人嗎?’
“公子大怒,對曰:‘你是秦國的王,還是趙國的王?羞於與你說話!和你沒有共同語言。’就要離去。”
廷尉右監光是聽,臉色就被嚇得煞白煞白,滿腦子都在想。
[公子怎麼活下來的?先王這都能饒恕嗎?]
先王,秦昭襄王。
不但六國害怕,秦國自己人也害怕。
罷黜太後,驅逐兄親,自立西帝,扣押楚王,殺武安君……
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大事。
隨便挑出來一件,常人彆說不能為之,連想都不敢想。
但秦昭襄王不但想,還做了,還都做成了。
秦國沒有人敢忤逆先王。
功勞再大,還能大的過武安君嗎?
和先王再親,還能親的過生先王養先王,親手扶先王坐上王位的宣太後嗎?
武安君不聽先王命令,死了,先王親自下的令。
宣太後與先王爭權,也死了,死因為謎,隻知道是被先王罷黜的第二年。
呂不韋的言語,不因廷尉右監思想波動而停止。
“誰都以為公子必死,可先王卻哈哈大笑,不但不追究公子的罪,反而一把抱起公子。
“誇公子敢想敢說,不為權勢低頭,真乃大丈夫也。”
廷尉右監半天合不上口,震驚莫名。
[若呂不韋說的是真的,那公子成蟜絕對不是嬌公子啊!]
[嗐!哪個嬌公子能在廷尉獄裡邊吐邊吃……]
等他回過神來,發現呂不韋已不在眼前,急忙追進廷尉獄。
“呂公,等等我!”
刑訊室,依舊是那根木樁,隻是換了個刺客。
“哈哈!來啊!上刑啊!乃公皮正癢!”
呂不韋瞅都不瞅,什麼也不問,直接道:
“淩遲。”
廷尉右監拿著一把刀麵血鏽斑斑,刀鋒有崩口的一尺鈍刀,獰笑著湊了上去。
慘叫聲響徹牢獄。
二十三刀,刺客開始叫罵。
一百七十八刀,刺客開始求饒,要一個痛快。
三百六十四刀,刺客哭著喊著要招供,說大人問什麼答什麼。
呂不韋手一揮,廷尉右監停刀。
這位生意遍布六國的大商人笑著道:
“我也有主君,完全能理解你的想法。若是我被抓到了,也隻求速死耳,絕不願供出主君。
“所以我不問你的主君是誰,誰派你來的。保全你的名節,讓你不失忠義。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你如實回答我的問題。”
處於極度痛苦下的刺客依舊愣了一下,反應過來後,一臉感激地道:
“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呂不韋擺擺手,在案台上鋪開竹簡,提起毛筆。
“先說說,你的主君給了你什麼,讓你如此賣命。”
……
【s:弱弱的求個票,有月票的,推薦票的,啥都行,投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