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直接拉著薑言往車間裡麵走,一邊走還一邊介紹車間內的情況。
“咱們這五車間和六車間是全廠工人最多的兩個車間,相對於其他的幾個車間咱們車間的工作也就相對輕輕一點。”
“咱們五車間內有煉鋼的平爐三座,兩個是300t,另外一是500t,在咱們整個四九城,這500t的平爐也隻有這兩個。”
“咱們車間加上六車間的一個300t和兩個200t的平爐,年產最高可生產鋼材20噸鋼材,生產出來的鋼材不但能夠滿足咱們軋鋼廠,還能供給一些企業。”
說著話的時候,薑言能夠感覺到這郭明輝那可是慢慢的自豪感。
薑言一邊聽一邊點頭,剛走進車間一股熱浪席卷而來,在車間內工作的工人穿著比較簡單。
薑言每路過一個工人,工人都熱情的給薑言打招呼。
從進廠開始薑言的所作所為他們也看的清楚,知道薑言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自然也就熱情了很多。
等薑言參觀完了兩個車間,回到自己辦公室內,看著自己的保險箱歎了一口氣。
看來自己這一份7075鋁合金要晚一點拿出來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提升鋼材的產量,更新一下設備。
薑言知道1955年,全國的鋼產量才285萬噸,當時國家全年鋼鐵的產量還比不過歐美國家的一個大型的鋼鐵廠。
那個時候全國的人口差不多6.15億,人均產鋼增長到4.64公斤。而這一年印度的人均產鋼隻有4.35公斤。雖然超過了印度,但朝鮮在1955年的人口才907萬,卻創造了13.7萬噸的粗鋼產量,人均15.1公斤,是中國的3.2倍以上。
全國各地正在搞建設,沒有鋼鐵可不行。鋼鐵可是一個國家的脊梁。
薑言剛才參觀兩個煉鋼車間的時候注意到,這兩個車間的這幾台平爐已經用了很長時間,最新的那一台平爐是十幾年前小鬼子的設備。
生產一爐鋼鐵可是需要差不多八個小時左右,生產效率太低了。
後期自己可是要做很多實驗,急需一個實驗車間,總不能每次實驗都要去煉鋼車間或者其他的車間協作。這樣也太麻煩了一點。
薑言在畫板上鋪上一張新的白紙,開始在上麵寫寫畫畫。
薑言設計的這一個煉鋼爐叫氧氣側吹轉爐煉鋼,從轉爐的爐牆側麵吹入空氣或氧氣吹入熔池,以氧化鐵水中碳、矽、錳、磷等元素,並發熱提高熔池溫度而冶煉成鋼水的轉爐煉鋼方法。
薑言記得,堿性空氣側吹轉爐煉鋼是解放以後試驗成功,在一九五八年大辦鋼鐵的群眾運動中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煉鋼方法。它較好地適應了我國資源條件不適當時地方工農業發展的需要,二十多年為我國鋼鐵工業為發展和改善鋼鐵工業的布局,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之前薑言所在的那個工廠就有一個30t的氧氣側吹轉爐煉鋼爐。
在自己那個時代,這種煉鋼爐已經被更加先進的煉鋼爐取代,不過現在氧氣轉爐煉鋼爐可是世界主流的煉鋼方式。
這種方法與現在平爐相比,它耗燃料低,而且生產率高得多,更加重要的是製造轉爐的成本隻有平爐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爐子由轉爐爐體及傾動係統、氧槍及供氧係統各部分構成,按照目前現在的工藝水平完全可以生產出來。
之前公司那台氧氣側吹轉爐薑言可是沒少拆卸維修,裡麵的各種構造可是熟悉的很。
所以薑言畫的很快,幾乎都沒有什麼停頓。不大一會得功夫,薑言的旁邊就堆滿了畫出來的設計圖紙。
停下來最後一筆之後,薑言把所有的圖紙都給收了起來,隨後有寫了一篇氧氣側吹轉爐詳細的介紹。
寫完之後,薑言直接就去廠長的辦公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