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隨即薑言就想到,自己要是再這麼的搞上十天半個月的,陸總工他們,非得急瘋了不可!
不行,不能搞這種大海撈針式的辦法,得玩精準打擊才行。
想到這,薑言對著一旁的洪工說道:“洪工,能不能把試飛的同誌叫過來?”
“薑總您稍等,我這馬上去叫。”洪工聞言,立即回答道。
“最好是把試飛過這兩架飛機的同誌找來。”薑言又叮囑了一句。
如今想玩精準打擊,要大致知道飛機是哪裡產生的共振,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找試飛過這兩架飛機的試飛員同誌,了解一下情況。
在薑言的命令下達後,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後,一隊的試飛員,就快步向著他所在的機庫跑來。
五爺的最新狀況,這些試飛員們,也是非常關心的,接到通知後,呼啦一下子,來了十幾個人,這些人,都是試飛過這兩架五爺的同誌。
為首的一名試飛員同誌,整隊之後,對著薑言敬禮道“報告,飛行測試一大隊,試飛員十五人,奉命前來向您報道,請指示。”
“彆彆!”薑言連忙起身回禮。
對於這些試飛員同誌,薑言打心底裡的崇敬。
試飛員這個職業,本身就是一個充滿了巨大挑戰和危險的職業,尤其是在現在這個年代裡,我國飛機試飛的環境和保護還不夠完善,可以說,他們駕駛飛機的每一次升空,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有可能,這每一次的升空,就是他們的最後一次……
“同誌們,伱們誰能先給我說說,你們感受出來的震動,是大致從哪裡傳出來的嗎?薑言指著那架有問題的五爺說道。
“震感來自於機身的右側,這種震感在戰機急速爬升的過程中最為強烈,若是保持穩定的飛行姿態,這種震感,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而我們在進行急速下降俯衝的時候,也沒有這種震感。”
薑言又陸續問了幾名試飛員,包括詢問了兩名,同時試飛過這兩架五爺的同誌。
得出的結論,都是差不多這個意思。
現在這個大致的方向是有了,可跟原來的區彆,貌似也不大。
這機身的右邊,機頭、機身、機翼、機尾,範圍還是太大了。
這得繼續的縮小懷疑空間才行。
薑言又繼續和這些試飛員們聊了一下,除了這個震動外,他們對五爺的評價和感受。
一說起這個,這些試飛員們,立即眉飛色舞的和薑言講述起來。
總結起來就是,除了第二架五爺在高速爬升的時候,有共振現象外,他們對新五爺,簡直是喜愛的不得了。
他們一致認為,新五爺是一款技術先進,結構簡單、輕巧、靈活、爬升速度快、高速性能好、能進行中低空和超低空作戰的飛機,尤其是適合低空、超低空高速突防作戰的一款,他們理想中的飛機。
聽到他們對於這一款飛機的評價,薑言滿意極了,這些試飛員不知道的是,這一款飛機在研發的時候薑言和陸總工商量過,並不是完全是一加殲擊機,而是作為一個新的飛機平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