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教授,古生物學家,京城研究所副所長,出生年月出身家庭信息】
【劉教授,地質學家,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矽酸鹽研究小組組長,出生年月出身家庭信息】
檔案記錄得很詳細。
姓名、出身、履曆、家庭關係、成就一應俱全。
隻是看了兩個名字,李愛國的神情就凝重了起來。
這兩位都是國內科學界著名科學家。
李愛國曾數次在報紙上見過他們的名字。
名字後麵往往標注著‘我國著名科學家xx,在某某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打破了封鎖’之類的鏗鏘有力的語句。
隻是沒有想到,這幫大佬竟然會是岩石物性隊的成員。
在此之前,李愛國感到疑惑。
岩石物性隊可能掌握了新油田位置,這個縹緲虛無的信息,為何能以引起上麵如此的重視。
此次參與救援的人數,截至目前,已經達到了兩千多人。
單位涉及到石油工業部,地方單位,鐵道部門,鐵道兵。
動用的物力更是不計其數。
火車都當成通勤車了。
各個單位那些平日裡看家的寶貝,此時也毫不吝惜。
原來歸根到底,是因為這些人的身份。
仔細翻閱完,李愛國的精神也緊繃了起來。
五位專家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學者專家,並且信念堅定,做出過許多重大貢獻。
如果他們出了事,國內某些學科甚至會倒退好幾年。
當然了。
現在救援隊和鐵道兵正在日夜奮戰,救援任務正在進行中,救出那些專家指日可待。
身為調查小組的成員,李愛國緩緩打開了第二份檔案。
裡麵詳細記錄了調查小組已經查明的情況。
比鐵道部和救援隊介紹的信息更加詳儘,還有一些是不為人知的。
事實上,岩石物性隊已經不是第一次進到洞穴裡進行勘探了。
岩石物性隊是一個月前抵達洞穴的。
當時岩石物性隊在進行過第一次初步勘驗後,石油工業部接到了由岩石物性隊的組長鄭教授發回的電報。
岩石物性隊在洞穴內發現了地下石油礦產分布的關鍵性線索。
需要再次進行探勘。
石油工業部立刻增派了幾名勘探隊員攜帶補給,支援岩石物性隊。
補給抵達後,岩石物性隊又進行了五次勘察,勘察的結果未知。
事故發生在第六次,也就是第七次總勘察的過程中。
根據守在外麵的勘驗隊員供述,岩石物性隊可能有了關鍵的發現。
鄭教授在計算出數據後,連夜把四位專家從營帳裡喊了起來。
由於勘察隊隊員保密等級不夠,無法參加會議。
不過有人清晰的記得,會議一共召開了二十一分鐘。
會議結束後,已經是深夜十二點。
鄭教授和四位專家在明知道深夜探勘洞穴,容易發生意外事故的情況下,展開了第七次洞穴勘察。
當鄭教授帶領勘察組攜帶燈光設備和勘察設備進入洞穴。
他們五位勘察隊隊員守在外麵,眼睛緊盯手表。
由於地下洞穴環境複雜,那些古老的岩石偶爾會釋放劇毒氣體,勘察工作充滿了危險。
一旦三個小時內,勘察組不能從下麵上來,他們就會向上級彙報,並展開救援行動。
坍塌發生在勘察組進入到洞穴的第一個小時後。
當時洞穴一陣晃動,他們還以為是發生了地震,衝到洞穴裡才發現洞穴坍塌了。
隨後的事情,李愛國已經通過機務段和鐵道部已經知道了。
勘察隊員麵對坍塌束手無策,緊急使用電台向上級求助。
第一個趕到的不是救援隊,而是老貓帶領的調查組。
調查組趕在救援隊到來之前,就全把剩下的五名勘察隊員控製在了隔壁的營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