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月京城的太陽,死得比以前要晚很多。
已經是下午六點多了,金色的陽光依然透過老式木窗戶上的藍窗簾瀉進屋裡,灑落在屋內對麵而坐的兩人身上,映襯出兩道斜長身影。
那兩道身影原本應該平行,此時卻神奇角度的幫助下,在不遠處交織在一起。
陽光越過身影,牆壁被照得熠熠生輝,就連屋子深處的紅木家具也閃耀著紅酒般的光芒。
屋內一片光亮,李愛國的心情卻十分緊張。
【先生】和煦的說道:“小夥子,不要緊張,今天請你過來,隻是想請你這個一線工人,談談對內燃機和蒸汽機的看法。”
“兩者的工作原理不同,決定了內燃機比蒸汽機的熱效率高,所以內燃機取代蒸汽機是技術上的必然。”
李愛國此時也緩了過來,挺起胸膛朗聲說道。
“你能給我解釋原理嗎?”【先生】雙手抱成拳放在桌子上,十分有耐心。
李愛國也沒藏著掖著。
“蒸汽機需要在爐膛內點燃煤炭,將開水燒滾,利用水蒸氣驅動機械裝置。
內燃機越過了上開水的階段,燃料直接在氣缸中燃燒,將釋放的熱能直接轉換為機械能。”
【先生】道:“這麼說,內燃機比蒸汽機更先進,你為何要反對交換內燃機技術呢?”
“先進的東西,並不是合適的東西。”
“先進不一定合適.”
【先生】琢磨片刻,臉上浮現出一絲玩味的神情,頷首道:“那今天就麻煩你這個一線工人,給我上一課了。”
李愛國道:“首先,原料問題。目前我國雖然發現了幾個大中型油田,但是因為石油工業基礎比較差,所以國內石油匱乏。
內燃機車的原來柴油、重油都需要用石油精煉而成。
如果在短時間被大力發展內燃機車的話,將會導致石油匱乏的局麵更加惡劣。”
【先生】點頭:“確實是這樣,每年進出口公司那邊都需要花費大量外彙,從西方進口石油。
石油就像是一條套在咱們脖子上的枷鎖,咱們絕對不能讓這道枷鎖越套越緊。”
這年月國內跟國外的來往並不頻繁。
中國進出口公司是惟一一家專營對西方國家貿易的公司。
進口國內生產生活急需的重要物資,支援了新中國的經濟建設。
最重要的物資就是石油。
對了,中國進出口公司在後世有個名字叫做中化集團。
【先生】在心中給出了點評,這個年輕人不死讀書,有大局觀。
這一點很重要。
有些技術人員、學者不顧實際情況,雖然看似秉持真理,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你繼續。”
李愛國道:“對於目前國內的工業現狀乃至全世界的工業現狀,內燃機車都太先進了。
導致它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遠不如蒸汽機。”
“這個怎麼講?”
“蒸汽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技術已經成熟。
從總功率上來看,愛國型號蒸汽機車的總功率達到了3500馬力,輸出功率高達3100馬力。
但是老毛子d1內燃機的nd1型內燃機車使用的是16jv17/24型600馬力柴油機。
額定功率隻有600馬力,輸出功率估計隻有四百多馬力。
這麼小的馬力,彆說是當貨運、客運列車了,就算是用作調車機都很勉強。”
【先生】手指輕輕敲敲桌子:“哈市鐵道技術研究所那邊呈上來的報告中,也解釋了這個問題。
他們認為內燃機技術是一項新技術,新技術的起步總是很緩慢,我們需要耐心,一點一滴的積累技術。”
“如果咱家家底豐厚,倒是無所謂,關鍵是咱們此時已經勒緊了腰帶過日子,那不等於是把錢打水漂嗎?”
勒緊了腰帶,這小子膽子不小啊【先生】抬頭看了看李愛國,從他的臉上隻看到了坦誠。
這小子跟檔案中記錄的一樣,為人正直,卻有土匪習氣。
“你繼續。”
李愛國話音一轉。
“老毛子送給匈牙利的nd1型內燃機車和技術,匈牙利鐵道部那邊全都冷藏了。
他們放著先進的內燃機車不用,現在反而到咱們這裡買愛國型蒸汽機,已經足以說明了一切。”
【先生】聞言臉色發生了輕微的變化。
他雖然是外行,也能從邏輯中分析出來。
“這麼說,哈市鐵道研究所是明知道nd1型內燃機車技術有問題?”
“哈市鐵道研究所的同誌大部分是技術人員。
對於他們來說研究一項新技術,比改進老舊的技術更有意思。
但是對於我們一線火車司機來說,沒有什麼比能夠用上可靠的老技術更能讓人放心的了。
我們火車司機的目標隻有兩個。
一個是將乘客送到目的地。
第二是結束行車後,能夠回到家,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
李愛國並沒有趁機攻訐哈市鐵道研究所,深得【先生】的讚同。
他那番話沒有唱高調,也沒有什麼高度,卻充滿了市井氣息,更是在【先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生】沉思片刻突然問道:“愛國同誌,如果你能夠當家做主的話,你覺得咱們跟匈牙利換什麼東西比較好?”
沒有稱呼為小夥子,小同誌直接稱呼為“同誌”.
筆尖在記錄本上輕輕顫一下,差點留下一個墨點,好在持筆之人的手足夠穩定,很快調整過來,流暢的筆跡浮現在白皙的紙張上,看不出一絲端倪。
一直坐在不遠處做記錄的助理眼皮微微上挑,看看那位火車司機。
直接征求李愛國的意見,看來這小火車司機,已經入了這位的眼簾。
咱要摻和進大事中了!李愛國猛地瞪大眼。
他深吸一口氣,緩聲說道:“我比較喜歡匈牙利的卻貝爾d.420卡車。”
“卻貝爾d.420卡車?”
【先生】扭頭看向助理,遞出了詢問的目光。
助理放下筆站起身在書架上快速找出一份文件遞了過來。
“去年咱們高原那邊的公路修通了,需要一批卡車當做運輸工具。
參與測試的有匈牙利卻貝爾d.420卡車,老毛子的gaz、zis150卡車,老美道奇卡車,捷克斯洛伐克tatra和布拉格卡車,民主德國ifa卡車。
其中卻貝爾d.420卡車的表現最為優秀,該車能夠在海拔1000-1500米處正常行駛。
在測試中,車隊經曆了許多複雜路段,翻越了多處雪山和達阪,最終平安到達目的地。
適合偏遠地區的道路運輸和軍事人員轉運工作。
還曾被送到京城展出過。”
李愛國在心中對助理的能力豎起了大拇指,這麼生僻的資料都能爛熟於心。
這哪裡是助理啊,簡直就是人形gpt。
搞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先生】道:“一個火車司機能夠拋棄門戶之見,想著用火車換取卡車,難得啊。”
李愛國沉聲:“買不如造!咱們不但是換卡車,如果有機會的話,最好是能讓伊卡路斯(ikarus)客車製造廠,把生產卻貝爾卡車的技術轉讓給我們。”
第(1/3)頁
第(2/3)頁
助理聞言手指忍不住攥緊了鋼筆。
主動提出如此重大的建議,這個火車司機有些孟浪了.
隻是沒有想到的是,【先生】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點點頭,讚賞道:“買人家的,畢竟不如自己造。
愛國同誌,你這個想法很好嘛。”
他停頓片刻,和藹的說道:“你以後有什麼好的想法,好的建議,都可以直接跟我談,哪方麵都行。
我對於你們火車司機的生活和工作非常感興趣。”
聞言。
李愛國知道自己到了離開的時候,跟【先生】打了招呼後,轉過身離開了書房。
走在走廊中,李愛國才發現不知不覺中自己的後背竟然黏濕起來。
要說李愛國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剛才那位可是【先生】!
但是李愛國不後悔。
因為在前世,國內研製nd1型內燃機車的項目,可謂是一場災難。
哈爾濱鐵路局科學研究所對nd1型內燃機車分解測繪,並且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改進,於1958年製造出兩輛內燃機。
這種內燃機被命名為“建設”,在國內產生了不小的轟動,所有鐵道人都期待“建設”型內燃機能夠大有作為。
隨後“建設”內燃機下線後進行了環線實驗。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因為馬力問題,“建設”型內燃機車沒有投入量產,也沒有正式投入運營,兩台試製的機車最終不知所蹤。
不但在國內,在國外內燃機的發展也有相同的遭遇。
世界上第一台內燃機車在1913年便開始營運,在隨後的很長時間內,因為技術原因一直沒能得到大力推廣。
一直到六十年代,大功率矽整流器研製成功,並應用於機車製進。
出現了交直流電力傳動的2940千瓦內燃機車,內燃機車才有跟蒸汽機車掰手腕的能力。
當然了,新型的內燃機車是用柴油發電,再通過電力驅動火車。
從某種意義上講,取代蒸汽機車的是電力機車,而不是內燃機。
而我國因為煤炭資源豐富,石油資源匱乏,一直到80年代乾線客車才逐步淘汰蒸汽機車。
90年代中期支線客車逐步淘汰蒸汽機車。
2000年的時候貨運列車和廠礦列車逐步淘汰蒸汽機車。
現在距離八十年代,還有足足三十年的時間.
在後世咱們變成了大嘰霸兔子,可以浪費一些物資,資金。
但是在這年月,很多人還吃不飽,把寶貴的資金浪費在必然失敗的項目上,李愛國自然要阻攔。
至於卻貝爾卡車,那是了不得的神器。
在後世嘎斯卡車之所以能夠那麼有名氣,最重要的原因是咱們跟老毛子的關係好,並且還拿到了生產線,改進為了解放卡車。
卻貝爾卡車的實力其實遠超嘎斯卡車。
我國為了高原運輸,進口了二十多輛卻貝爾,卡車司機們很快喜歡上這種皮糙肉厚的家夥了。
到了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在解放卡車已經大批量生產的情況下,還是利用寶貴的外彙,又連續進口了兩次卻貝爾卡車。
到了八十年代末,國內民用卻貝爾d750卡車達到了2108輛。
這些卡車一直使用到九十年代。
後來,利用卻貝爾的底盤,國內還研發了多款使用該底盤的國產客車。
最最最關鍵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