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想想,您所製定的國策,究竟是富足了百姓,還是富足了士紳豪強,貪官汙吏?”
朱棡今日也不像剛回來那時,語氣甚衝,反而是心平氣和的看向朱元璋笑道。
洪武八年,朱元璋停建明中都。
對外宣稱乃是政治考量,以及不想為百姓加重負擔。
但參與在其中的所有朝臣,來自於鳳陽的百姓,也都明白是為什麼,但大家都是心照不宣。
造反。
而這造反的兩個人,一個叫黃岡、一個叫高峰。
至於逼迫他們造反的人,一個名叫黎宏強,一個名為張道光,但這兩個不過是小嘍囉,根本算不上什麼大魚。
真正的幕後指使者,乃是身為工部右侍郎的韓鐸,這個人也是元朝進士,也曾在元朝做過官。
建國初期,朱元璋看中了韓鐸的才能,便將其一手提拔,成為了工部右侍郎。
未來要是沒有這件事情,韓鐸絕對可以挺進工部尚書,成為朝廷的中樞大臣。
但很可惜,朱元璋注重韓鐸的才能,但卻忽視了這個人的貪心,更是深藏不露,手段高明。
要不是黃岡、高峰揭竿而起,這個貪汙頭子到最後也不可能落網。
畢竟韓鐸利用自己在官場的地位和影響力,編織了一個龐大的利益網絡,許多官員被迫或主動加入其中,形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的**體係。
而這一案爆出,更是昭示著許多官員落馬,這其中包括了地方官員、身在朝廷的官員,乃至於淮西勳貴、浙東先生、江南文官。
但是一眼掃過去,除了韓鐸這位手握實權的工部右侍郎,幾乎再也沒有高級官員落馬。
明擺著的一件事,那就是韓鐸隻是一隻替罪羊,但所貪汙的數目,卻實觸目驚心。
光是修建明中都,克扣勞役們的糧餉,韓鐸便是從其中牟利三千貫寶鈔,這可都是勞役們的口糧。
那就是想不造反,也不可能了,因為活不下去,造反也是死,不造反也是死,那還不如反了,說不定還能博一條生路。
畢竟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留下了千古絕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未必就不能再造一個朱元璋出來。
所以,這才是朱元璋為什麼停建了明中都的原因。
“老三說的不錯,這是咱的錯。”
“起初,咱隻是想為百姓緩解壓力,實施休養生息的國策,鼓勵他們耕種。”
“但整整九年過去了,百姓卻是依舊貧苦,士紳豪強,貪官汙吏卻是吃的肥頭大耳,渾身流油。”
這次朱元璋也沒有反駁朱棡,反而是輕輕點了點頭,歎氣道:“也是因為咱站的太高,根本看不見百姓的難處,方才鑄成了大錯,但這是咱的過,咱認。”
朱元璋倔強了一輩子,翻看古今往來的皇帝本紀,跟著他們學做皇帝。
但終其一生,卻是做了一個四不像皇帝,精髓壓根沒有學到,又或者是沒有精髓。
因為政治的本身就是進步,而一昧的考古,特彆是華夏傳承不斷,皇帝輩出的封建王朝,你跟誰能學明白?
看看就明白,朱元璋起初想學李世民,不想對功臣動手。
但最後還是動手了,因為他的這群老兄弟,真的沒有一個不該死,數數他們的罪責,老朱已經很寬仁了。
至於李善長的死,說到底是朱元璋怕了。
還有司馬懿的前車之鑒,曆代權臣的所作所為。
能活也是一種罪,特彆是朱元璋還活不過李善長。
所以這個人必須死,但這是封建王朝,皇帝的權力大過於上蒼,君要臣死,也是不得不死。
沒必要洗,也沒必要講究對錯,因為政治上永遠都不會因為伱對,就對你網開一麵。
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特彆是人都有七情六欲,但隻要你觸碰了政治的底線,動搖了江山的根基,這個人就留不得。
再加上主少國疑,所以該用的手段,也是必須奉行,寧可錯殺,也不放過。
這也是朱元璋能得天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心狠手辣,方為大丈夫。
也是闡述了那句話,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也,至於後來的功過,任憑後人去討論。
我死後,哪管這洪水滔天。
“放心吧,爹,百姓會越來越好的,您的江山敗不了,我要它傳承上千年,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到來。”
“即便那個時候已經不是大明了,但他們依舊會記得您的功績,對於華夏、對於這天下蒼生的功績。”
看向麵色有些頹敗的朱元璋,朱棡也不想打擊自家老頭子,反而是寬慰道。
因為做人就是在照鏡子,說白了,如果朱棡不是穿越者,未曾經曆過那個璀璨的時代。
縱然是朱元璋疼愛於他,將他視為掌中寶,眼前的大明,依舊還是大明,三百年而亡的江山,仍在眼前。
所以身為後來者,又是老朱的兒子,朱棡能以後式的言論,教朱元璋該怎麼前進,該如何治國,該如何摒棄糟糠?
留下華夏千年以來的文明傳承,留下固守的禮儀,這是禮教天下之根基,絕不能動搖。
但同時,古人已經踩過的坑,大明就彆再重蹈覆轍了,因為這時代的腳步,從古至今,蔓延而來。
曆經了多少經天緯地之才,雄才大略之才,方才有了變革的雛形,那就絕對不能錯過,一定要繼續向前走,一步不能停。
這樣才能避免,後麵的江山,仍然是我華夏子民,仍然是我漢家之江山。
還是那句話,以強者為尊的封建王朝,隻要你足夠強,就無人能撼動你的霸主地位。
因為這是千年不斷的傳承,泱泱大國的底蘊,隻要有此底蘊在,哪怕經曆興衰,盛世之華夏,便永不會覆亡。
至於評判朱元璋,身為後世之人,以盛世的眼光去評判一個亂世結束,剛剛興起的王朝,還是受製於思維限製的封建王朝,這本身就不對。
畢竟隻有站在朱元璋的身邊,你才能明白,麵對這樣的局勢下,究竟會有多麼的為難。
史上最難的開局,手拿一個破碗打天下。
但真正上強度的,還是開國治天下。
所以處於曆史的角度,朱棡覺得,這並不隻是朱元璋的錯,而是封建王朝的錯。
畢竟,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對於古代封建王朝,從來都是一個可遇而不可及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