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甲更不必說,有啥穿啥、有啥用啥。
他們可憐的製造能力、遙遠的二府距離,讓元帥府軍隊遠沒有達到造啥用啥的條件。
兵衣是夏冬內外兩身,內衣為土黃色交領右衽中衣中褲;外衣為有牛皮加強胸、背、襠、腿、臂部防護的長至小腿的棉襖與棉褲,配寬幅腰帶兩條、行纏兩副、皮靴一雙。
鎧甲則是以一件以銅焊工藝連接的半袖鐵鎖子甲為主,做工上乘;配皮墊鐵護脛與護臂一副。
看兵衣的時候劉承宗還比較高興,能看出元帥府的毛皮富裕,但是等他看見鎧甲就不太滿意了,指著鎖子甲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劉承宗尋思,我的軍器局就把我的士兵當成雜兵了唄,都穿著這玩意就上戰場了。
平心而論焊接好的鎖子甲並不差,但劉承宗覺得這套鎧甲缺不少東西,冬衣和鎖子甲搭配是極好的重兵內襯,但外甲呢?沒有外甲。
不能說所有人都是輕步兵吧。
以至於劉承宗對腰刀、長矛、盾牌和鳥銃直接失去仔細看的欲望,自個兒的軍隊要靠這身鎖子甲爭天下,那肯定是沒指望了。
最關鍵的是他的軍隊沒有軍餉,拿啥買鎧甲配件,意味著士兵在第一次上戰場之前根本沒機會買鎧甲。
師成我起初還沒明白他問這話是什麼意思,隨後才反應過來,是大帥對這鎧甲不滿意,便道:“大帥,鐵臂縛和布麵甲,都可以由軍士後期自配。”
“自配?”劉承宗皺眉道:“我看軍器局的製造能力不差,需要士兵自配?”
何信有點尷尬,坐在邊上不敢說話,師成我突然醒悟劉承宗生氣的原因,頓時輕鬆了,解釋道:“大帥息怒,請恕屬下直言,元帥府久經征戰,西寧許多事情在大帥南征後有了變化,各部互不同屬,物資調配不周,兵甲軍備要考慮成本。”
劉承宗道:“接著說。”
“過去大帥在時,各部都向大帥協調,不論何事,大帥可一言而決,但南征之後一切照舊,新事則人人不敢僭越,全靠勉力維持。”
第(2/3)頁
第(3/3)頁
師成我一一說道:“如三將軍主持俱爾灣市場,練兵營軍官想吃鮮菜,可我軍舊例隻有口糧肉乾醬菜醋布配給,好在俱爾灣市場尚有盈利、三將軍亦有威望,能調配鮮菜供給練兵,無非算作成本罷了。”
“而軍器局所需炭、煤百萬,銅鐵數萬,何以采購?西寧府僅能能口糧自給,亦無力調配材料,隻能靠市場盈利、購入材料,完成大帥所需抬槍重銃,常備軍械便隻能有所取舍。”
師成我說罷,看向堂中三副鎖甲,道:“鎧甲乃成本最高之物,屬下也恐怕做出輕甲叫大帥責罰,便選了鎖子作為內甲,待大帥回還若對鎧甲不滿,這也不算廢物,可做軍士內襯。”
劉承宗明白了,說到底,是元帥府行政機製太過稚嫩,而俱爾灣又都是曾直屬於他的部門。
他在的時候沒事,他不在的時候沒有能替代的機構,就造成西寧府的管理混亂。
即使是父親擔任知府、承運管理俱爾灣,也無法像他一樣去指揮各部,撐死不過居中協調,勉力維持。
劉承宗思慮片刻沒有說話,他在想一樣的混亂會不會在康寧府發生。
康寧沒有像俱爾灣市場、師成我軍器局、練兵大營這種他一手操辦的部門,管理上就容易許多。
“我明白了,這個問題後麵會解決。”
劉承宗說著便問道:“如今軍器局有多少工匠?”
“軍器局分大小木、漆、弓、箭、金火、火藥、爐、鑄、鍛、銃、炮、炭煤、皮毛、紡織十五類匠坊,分二十七院,各坊共有大匠師一百二十八,匠師七百四十、大小工一千一百五十三。”
劉承宗緩緩點頭,匠人匠師的規模很大,但相對來說產出不算多,這肯定有原料、成本、管理各方麵原因。
他想了想,對師成我道:“這樣,我看過軍器局,心裡有許多需要調整的地方,你跟我回元帥府……弓箭不需要做了,先給匠人放個假。”
二人驚愕不已,他們的大帥從前可是非常推崇弓箭的,怎麼南邊打了場仗,人就像轉了性般的,居然不讓軍器局做弓箭了。
麵對二人吃驚的表情,劉承宗擺手道:“過去我們的軍隊是兵少且精銳,又無可供招兵之源,便沿襲朝廷,力大藝熟者用弓、力微孱弱者用銃……但你們是不知道,我在南方繳獲了多少張弓。”
劉承宗是坐第一批船隊過的青海湖,後麵的人從南山堡往水師衙門運送戰利,弓先後繳獲了兩萬多張,其中還有河穀戰役後沒得到良好養護開膠的,實在懶得往俱爾灣運,就暫時都放在水師衙門。
這一年征戰,讓劉承宗真正意識到,解決問題還是得靠火器和肉搏。
不論他願不願承認,弓箭在對抗鎧甲完備的正規軍時,能起到的作用確實已經不大了。
如今西康有了足夠多的人口,可以支持他招募軍隊,而照兵源的營養程度,訓練他們使用火槍更有利。
回元帥府的路上,劉承宗向師成我描繪著他對軍器局的發展藍圖:“我們的兵器鎧甲越簡單越好,而且俱爾灣的軍器局並沒有物料優勢,西寧府有許多礦山,那就在礦山下建廠,把鐵、鋼、銅、錫、鉛直接做好,減少運送成本。”
“在沿河地帶挑選水流湍急的地方建銃炮刀矛甲胄火藥諸廠,各廠先造大型水力機械,所有需要車床的我們就全都用上。”
車床不是新詞,古代用輪軸旋轉的機械都叫車,安放東西的底座都叫床,如水車、翻車、筒車、牛車,鑽床、磨床、砣床。
“刀矛甲胄都隻有一個規格,一個廠有幾個車間,每個車間隻做一樣東西,比如鍛刀廠,要有鍛造車間、研磨車間、拋光車間、調整間和裝配間,每個車間就隻管這一件事、一個工人也隻管這個工序。”
劉承宗對師成我道:“隻要一個匠師,就能快速帶出許多熟練工人。”
師成我聽得有點雲裡霧裡,不過大概意思都能理解,作為傳統匠人,他能意識到這樣的好處,也能意識到這樣帶出來的熟練工人,絕對離不開元帥府。
“大帥,刀矛甲胄甚至火炮都能這樣,但造銃……火繩鳥銃要十五六個車間,燧發抬槍至少要三十個車間。”
說罷,師成我又重重點頭道:“不過照大帥這樣安排,產量一定能有所提高。”
“這就夠了!”
劉承宗笑道:“如今正是以工代振的好時候,我們的人力從來沒有這麼充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