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頑賊正文卷第五百四十五章加蓋楊鼎瑞基本上是戰前元帥府最有見識的文官了。
他過去的官職在延安府算高的,又是進士出身,在京師見過四麵八方的人。
所以他很清楚,為啥很多英雄豪傑都是割據勢力,難以一統天下——彆人聽不懂你說話。
天下是書同文、車同軌,但沒有語同音,儘管有所謂的‘官話’,但因曆史發展,官話也分出了好幾支。
最初的官話,是中原雅言;衣冠南渡以後,是金陵音;南北朝,南朝官話又成了江東吳語音;隋唐一統,又回到了洛陽音;到元代,官方國語成了蒙古語,官話除了金陵、洛陽這南北兩支之外,又多了元大都的北平音。
到明代,在南京製定了洪武正韻,但洪武正韻不是南京音,恰恰是為了糾正南京音,因為朱元璋最厭惡江左吳音,他覺得南遷到江南的南朝不是正統,再加上身邊一票蘇北、皖北、魯南出身的軍事貴族,朝堂上當然以他們的言語為準。
所以到了明中期,正統年間的寧王朱權就給《雅韻》做了個序,指出大明的所尊的標準音中州韻的區域,北不過彭城、南不過定遠、東不過江浦,西不過睢陽,出了這個地界全是土話。
這裡麵南不過定遠,是鳳陽府的定遠。
就好比‘俺’和‘恁’,一個表示我,一個表示你,經常出現在朱元璋、朱棣等人的聖旨上,但這並不是他們發下口語方言化的聖旨,恰恰相反,而是因為這就是當時的雅言正音。
陝西,尤其是他們如今所在的陝西西部,跟東邊屬於南轅北轍。
路途遙遠,不同的語言方式天然就會帶給人提防的心態,而文字是一樣的,因此楊鼎瑞看見劉承宗編出的連環畫,當時就眼前一亮,內心篤定這是傳播元帥府影響力的好工具。
元帥府在西北鬨得風風火火,說不定江淮一帶的百姓都不知道他是誰。
即使知道,也隻知道這是個無惡不作的叛軍頭目,這種情形對元帥府肯定不利,連環畫、話本這些東西,恰恰能解決的是這個問題。
東南有天下最好的造紙、印刷和出版業,這又是一個人們對軍事武力懷有崇尚與幻想的時代,劉向禹和楊鼎瑞稍稍開動腦筋,就很容易想到這意味著什麼。
自嘉靖朝以來,東南西北四麵八方愈演愈烈的軍事戰爭裡,各個階層都能依靠了解軍事而得到升遷機會。
杜鬆不過衛所旗軍,提刀亂砍,在塞外搏得太師之名;劉顯是靠偷吃寺廟貢品才活下來的貧家子,從軍第一戰持兩把鍘刀陷陣砍死五十餘人,白身直升從五品副千戶。
讀書人更是能依靠懂得軍事而出鎮地方,名揚天下。
元帥府的話本與繡像畫若能投其所好,必然能爭取百姓好感,吸引有才之士投奔——關鍵是元帥府的好故事太多了,定青海、進哈密、擊綽克兔、破瓦剌聯軍拓地千裡,哪個不是英雄好漢的夢想啊?
劉向禹和楊鼎瑞的動作很快,還沒出正月,元帥府通政司的架子就打起來了。
明代不設宰相,自然就沒有作為中樞官署的中書省,因此拆了中書省的架子,分為通政司和六科給事中。
通政司主要職權為運轉公文,同時發送邸報也是它的職權之一,公文分為題本和奏本,通常以官署名義發送的公文叫題本,一式兩份,一份由通政司送到皇上禦前,另一份送到六科廊坊抄錄,基本上都是公開的。
奏本則是由官員以個人身份直送管門官員,在皇上看奏本之前不會公開。
各地的各府、衛、布政、按察、運鹽、都督府、宣撫司都設置有經曆司,就是專門接送公文的機構。
不過從前元帥府的架子太小,公文都是直接送到案頭上,即使到如今,他們也攏共隻有西寧、康寧、臨洮、甘肅、漠南五個府,公文遞送並沒有那麼複雜,許多該有的部門就沒有設置。
因為他們的人口太少,少到不需要設立行政機構,官員又太多,多到能替代行政職能。
第(1/3)頁
第(2/3)頁
北直隸一個縣就有二十萬人,最多十個官兒,劉獅子治下刨去涼州的甘肅都沒有二十萬人,大小文武官員接近兩千。
但決定官員數目的不是人口,而是地域,越是廣袤的地域,越需要更多乾活兒的人。
劉向禹和楊鼎瑞選出的通政使是林蔚。
林蔚也是獅子營時期追隨劉承宗的老人了,他本是寧夏中衛的秀才,長得好看,被選為慶王府的鄉君儀賓,又因為罵老丈人,被送到慶王莊子上當莊頭管事,碰上劉獅子劫掠被俘,屬於是腆著臉上趕著從賊。
劉獅子本著人儘其能的原則,到青海就把主持屯田的事交給他了,所以這幾年林蔚一直沒跟著軍隊跑動跑西,始終在新城以西配合劉承祖開墾荒田,工作做得還不錯,給元帥府每年增收七萬餘石糧。
如今借著建立通政司,給他升升官倒也正好合了劉承宗的心意。
林蔚初到蘭州,通政司的屬吏還沒配全,活兒就已經來了:劉承祖那邊從衛拉特派人過來,通報了冬季作戰的戰況與情報。
劉承祖過去的時候,跟周日強在在沿途哈密到烏魯木齊設立了十二站,從哈密到蘭州又有隸屬於元帥府的二十四站,全程三十六站,最快九個晝夜能抵達蘭州。
不過如今下過雪,信使足足花了十六日才送到西寧,從西寧到蘭州又花了一日,劉承宗看到這份信時,已經是從烏魯木齊遞出後的第十八天。
劉承宗算了算時間,劉承祖送信時剛好是過年。
不過這封信是年前劉承祖在戰場上寫的,衛拉特的戰事並沒有巴圖爾琿台吉想象中那麼順利。
儘管巴圖爾琿台吉回到天山北麓,竭儘全力地整軍備戰,想要表現出衛拉特四部沒有在南征中受到太大損失的模樣,但任何虛張聲勢都不能掩蓋其元氣大傷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