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在馬召原上,高迎祥帶著麾下兵馬在撤離途中被明軍纏住,而且正好遇到了領兵從西安一路馳援而來的祖寬。
先是大雨,後是大霧,這個的時候高迎祥仍然沒有想過投降和放棄,他親臨前陣,鼓舞士氣,帶領著麾下軍兵一次又一次的擊敗了明軍的攻勢。
但是他卻不沒有想到,他麾下的營首千公雞張二,還有領哨黃龍在私下已經是和明軍談好了條件選擇投降。
在馬召原大戰之時,他們利用雨後大霧,偷著把部卒向南拉走……
戰線徹底被攻破,高迎祥因此兵敗被俘,而後送往京城,受淩遲處死之極刑。
從被俘到京城,最後哪怕是在刑台,高迎祥也未有乞降求饒。
明末農民軍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有三名富有遠見的領袖人物,帶領著他們一直向前,不斷的矯正著錯誤。
但是明末農民軍們也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隻有三名富有遠見的領袖人物。
在高迎祥死後,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都沒有能夠做到挑起大梁,堅定不移的一直向前。
李自成到最後建國稱帝之後,都沒有能夠徹底去除身上的流寇習性。
在一片石戰敗之後,他竟然直接選擇放棄了北京城,而後在麵對清軍之時,還是采用老一套對付明軍的戰法……
李自成雖然在成就之上要遠超高迎祥,但是他終究沒有高迎祥的那一份心氣。
“嗚————”
遠方一聲接著一聲號角聲接連響起,連綿不斷,打斷了陳望的思緒。
陳望看的分明,峪口之處陡然多出了大量的明軍騎兵。
毫無疑問,洪承疇在此時已是領兵趕到。
“勝負已定……”
高迎祥回望峪口,他知曉自己即將殞命,但是他的神色卻是出奇平靜。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看來,這天命並不在他……
……
雷電遁隱,風雨已逝。
隨著天漸放光,雨勢也越發的變小了起來。
雖然小雨仍然淅淅瀝瀝,但是陽光卻已經是透過了陰雲之間的縫隙灑落在黑水峪中。
光明終於重新回歸大地,世界再度變得明亮了起來。
隻是現今的黑水峪之中,卻並非是如同往昔一般的翠綠,而是一片妖異的暗紅之色。
在北山之下還有峪口的方位,大量的屍體層層疊疊堆積在一起,猶如血肉築成的城垣一般。
流經峪內的黑水此時已經不能稱之為黑水了,或許稱之為血河要更為貼切一些。
在黑水峪的穀地之中,大隊的明軍精騎正在追擊著殘餘逃跑的闖軍。
而更多的闖軍則是雙手被捆在身後,跪在地上,淪為了俘虜。
手持著利斧、利刃的明軍輕兵行走在戰場之上,揮舞著他們手中的兵刃切取著首級。
在他們的身後還有手持著袋籃的人,他們跟在其後搜羅著一切可以繼續使用的東西。
盔甲、兵刃、金石、珠寶、器皿,甚至是衣物鞋襪……
大量的馬匹被集中起來管理,手指著馬鞭的騎兵驅趕著這些馬匹向著臨時搭建的馬欄之中奔走而去。
黑水峪之戰實際上已經落下了帷幕,塵埃落定,一切都已結束。
北山大營,中軍帳內。
洪承疇身穿蟒袍,頭戴烏紗,端坐於中位的左首位置。
孫傳庭同樣頭戴烏紗,穿著一身緋色官服,和洪承疇相鄰而坐,坐在中位右首。
胸前的補子繡著的錦雞,彰顯著他巡撫的身份。
帳中一眾明軍將校皆是分坐於兩側。
左首當先而坐的,毫無疑問正是祖寬.
祖寬因為解圍山東進擊叛軍的戰功,升任為都督僉事。
後因又因戰功評功,被世代蔭封為外衛副千戶,晉升為副總兵。
被調入關內平叛,又封為援剿副總兵,地位為一眾將校最高。
曹文詔此時正在延安府領軍和李自成對峙,洪承疇帶來馳援隻有賀人龍、曹變蛟、高傑、孫守法等將。
賀人龍現在還隻是副總兵,他地位自然是沒有祖寬高,隻是坐在右首的位置。
而後李重鎮、曹變蛟、高桂、高傑、孫守法等人則是各按品級分列而坐。
眾人都仍然是身穿戰甲沒有換下,身上的甲衣之上都泛著鮮血的腥味,帶的帳中的氣味也是頗為難聞。
但是沒有人因此而皺眉不滿,戰場之上這些事情再常見不過。
無論是洪承疇還是孫傳庭都是神色平靜,安然若素。
帳中一眾將校皆是落座,不過最後還空出了一個位置。
這個位置和李重鎮相對而坐,曹變蛟並沒有坐在那裡,而是坐在李重鎮的旁側。
李重鎮是副總兵,和祖寬一同率領騎兵入關進剿,除去祖寬和賀人龍之外,他的地位最高。
按照座椅的排序,和他相對而坐的人,隻是比他的地位要低一些,而要高於曹變蛟。
帳內一眾將校的目光自然而然的都彙聚在其上。
沒有人在此時說話,黑水峪之戰發生了什麼他們已經得知了大致的情況。
這個位置留給誰的,所有人也都是心知肚明。
一眾將校皆是眼觀鼻,鼻觀心耐心等待。
而孫傳庭和洪承疇兩人則是低聲的交談著政務和軍務上的問題。
軍帳之中的一切都沒有能夠影響到他們的心緒。
長久的沉默之後,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突然自帳外響起,帳外也隨之喧嘩聲起泛起,這一切自然而然的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包括洪承疇和孫傳庭在內,帳內眾人皆是紛紛舉目向著帳簾的位置看去。
帳簾掀開,映入眾人眼簾的是一身幾乎被鮮血所浸透的盔甲,而後則是一張布滿了血汙的臉龐。
陳望舉步踏入了帳中,雨水混合著鮮血從他身上的衣甲滾落而下。
陳望抬頭舉目注視著坐在上首的洪承疇和孫傳庭,躬身下拜,沉聲道。
“卑職僥幸得勝,陣斬賊酋高迎祥,幸不辱命!”
試了一下防盜章節,不知道有沒有用,如果出現段落重複,可以刷新一下app,應該就能是正常章節了。
這章以後就開始進入種田發育階段了
這一章並非為明末流寇的所作所為洗白。
但是之所以局勢惡化,造成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其實是日益膨脹,受控製的文官集團,還有那些貪得無厭的豪紳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