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南直隸、中都鳳陽。
崇禎八年,農民起義軍攻陷中都鳳陽,中都城內外大量建築被焚毀,皇陵也遭毀壞。
雖說不久之後鳳陽重新收複,但是破壞卻是難以挽回。
關內民變不休,叛亂不止,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崇禎八年後,中都鳳陽便不斷的開始修築防禦工事,加派兵丁防守。
鳳陽城北,蒲北崗上,刀槍如林。
一望無邊的旗海在微風中輕輕飄揚,漫山遍野儘是身穿著玄甲的甲兵,山崗之下無數甲士列陣而立。
山崗之巔,無數的旌旗,宛如眾星捧月一般,將一杆玄黑色的大纛簇擁在中央的位置。
赤日高懸,碧空如洗。
寒冷的山風自北朝南吹襲而過,一瞬間之間帶起無數的旌旗獵獵而動,彙聚成宛若雨穿竹林一般的聲響。
風吹山林,旌旗卷動,那杆被一眾旗色各異的旌旗圍攏在其中的大纛也同樣被山風所影響。
山風帶動著大纛頂上赤紅色的旗纓卷起,旗麵也隨著山風而舒展,暴露在眾人的視野之中,露出了一個鬥大的白字——「信」!
大纛之下,李岩頭戴翎羽明鐵盔,內穿著水磨鐵甲,外罩半臂紫金武繡袍,挎箭帶弓,腰懸利劍,端坐於高台之上。
高台之上將校林立,甲士如雲。
「咚!」「咚!」「咚!」
鳳陽城下,戰鼓聲如雷。
伴隨著恍若雷霆般的戰鼓聲,無數頭戴黑巾,手持著兵刃的軍兵排列著嚴整的軍陣緩步前行。
最前方,一座座高大的雲梯正在慢慢的向前移動。
「嗬哈——嗬哈——」
雲梯車下,一眾軍兵呼喊著號子,奮力的推動著雲梯車向前。
遠方,鳳陽的城牆之上,無數赤色的旌旗在北風之中飄揚。
就在攻城的雲梯進入了大概百步的距離之時,團團橘紅色的火光乍然閃現,大量的硝煙自鳳陽城的城牆之上升騰而起。
高台之上,李岩眉頭微蹙。
他知道,那是明軍的火炮……
視野之中,數座雲梯車在轉瞬之間便已經是土崩瓦解,轟然倒塌而下,攻城部隊也不可避免發生了騷亂。
過了一息左右的時間,隆隆的炮聲才在眾人的耳畔響起。
李岩神色不忍,無論是曆經了多少次的戰陣,經曆過了多少次的生死,他都沒有辦法真正的硬下心腸,不去在乎傷亡。
對於李岩來說,他永遠沒有將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看成是一個個冰冷的數字。
都說慈不掌兵,但是李岩沒有辦法,如果他有選擇,他希望這天下是一個太平盛世。
他其實從來就沒有想過,登臨高位……
隻是,他從來就沒有選擇。
從在杞縣起兵之時,他就已經是沒有了選擇。
到如今,他麾下的從者已經逾越五十萬人之眾,他的肩膀上挑著的是五十萬人的生死,挑著的是五十萬人的希望。
不,不僅僅是五十萬人。
山風冷寒,恍若刮骨的鋼刀,李岩的心也隨著寒風慢慢的冰冷了下去,眼神也堅定了起來。
他曾經立下誓言,舉義旗而起,必將掃除女乾邪,澄清宇內。
大丈夫,言必行,行必果。
要想改天換地,又怎麼能夠少得了犧牲。
「嗚————」
低沉的號角聲自遠方響起,而後伴隨著號角聲響起的,是無數軍卒的齊聲呐喊,攻城已經拉開帷幕。
洪武二年九月,詔以臨濠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製。
後兩易其名,又因中都宮闕建在鳳凰山之南,終賜名鳳陽。
鳳陽城參考《考工記》規劃建設,在全國調集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等,不少於百萬之眾。
鳳陽作為中都占地範圍極廣,規製之盛,實冠天下,共有三道城牆,分為三城。
第一道城為中都城外城城牆,呈東西扁長的長方形,西南隅為將鳳凰山包入城中,還修建了一個凸角,共開辟城門九座,水關十八座。
鳳陽城外城城牆周長,達到了驚人的六十餘裡。
要知道,襄陽城城牆的周長隻有十二,就是北京城城牆的周長也不過是二十八裡。
當然鳳陽的城牆雖然長,但是實際上防守能力卻是遠不如襄陽和北京。
如此漫長的城郭沒有充足的守軍也難以作為依仗。
這也是為什麼在崇禎八年的時候,鳳陽城會被當時高迎祥所帶領的起義軍所攻破的重要原因。
不過眼下,防守兵力並不再是短板,鳳陽周圍雲集了超過五萬的明軍官兵。
五萬明軍依托著城牆,以及周遭的山嶺、崗地安營紮營,排兵布防。
之所以現在才發起對鳳陽城的進攻,是因為此前明軍在鳳陽城外還有大量的營地。
拔除這些明軍在外圍設置的據點和堡壘,也確實是花費了萬民軍不少的功夫。
李岩現在所在的蒲北崗,原先就駐紮著千餘名明軍,曾經作為明軍在鳳陽城北的重要支點。
掃視著鳳陽漫長的城牆,李岩的大腦也飛速的在轉動。
鳳陽的外城城牆漫長,防守能力很差,很多平緩的地段,都可以作為突破口,攻陷鳳陽的外城並不困難。
真正的難點卻是鳳陽的第二道城牆——禁垣。
禁垣是中都鳳陽的第二道城牆,周長十五裡裡,開四門。
禁垣內就是中都鳳陽的內城,大部分的重要建築都在禁垣之中,宮殿坊市也全都集中在內城。
禁垣城牆的高度普遍都在三丈左右,也就是十米上下,多鑄炮台,戒備森嚴。
禁垣、禁垣。
便是他們此戰最後將會遭遇的難關。
禁垣之內雖然還有皇城,還有一道城牆。
但是實際上隻要禁垣失陷,官兵無疑將會土崩瓦解,皇城再高的城牆也是無用。
李岩的目光轉動,山崗之下,無數的軍卒已是向著鳳陽城下蜂擁而去。
而在這時,一名傳令兵也登上了高台,帶來了李岩一直在等待的消息。
「稟報信王,革左五營營首領兵即將抵達我軍方丘大營。」
李岩眼神微凝,霍然起身,轉頭回望著西北的方向。
西北方,能夠清晰的數支兵馬正沿著山道緩緩向前,向著方丘大營的位置行進而去。
「終於來了……」
李岩握緊了腰間的雁翎刀,在今天上午時分他派人相請革左五營的營首到方丘大營相聚,當時雖然就得到了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