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伯伯”、“安叔”、“五伯”、“七爺爺”、“老羅叔”、“……”駱一航挨個問好。
七八個五六十歲,七八個七十多歲,駱誠在裡麵算年輕的。
駱一航更是村裡的獨苗苗,七歲以上三十歲以下唯一一個。
這就是平安溝的現狀,留在這邊的都是五十歲往上,年輕人全走光了,不滿七歲的小孩倒是還有幾個,父母出去打工,小孩留給爺爺奶奶帶著,等到七歲上小學的時候也要接走的。
村裡的小學前些年都撤掉了,招不到學生。
所以大夥見到駱一航都很驚訝,也很高興。
“航娃子回來啦。”、“啥時候回的”、“航娃子這是休假回來”、“滬市就是好嘞,不年不節的還給假。”、“那叫年假,大公司都有,隨便休。”
實情……沒做出成績之前肯定不能說啊。
駱一航一路打著哈哈,應和幾句“回來了。”、“剛回沒兩天。”、“上份工作結束了,回來歇段日子。”、“陪陪我爸媽。”
至於駱誠和張桂琴也差不多。
熱鬨一陣,大夥也沒多寒暄,確定了要開的地方,就扛著鋤頭就下田了。
乾活的時候有的是時間聊天。
當然,下田的就是五六十歲的“壯勞力”,爺爺輩的可不敢讓他們乾活,都留在田埂上看熱鬨。
叔伯大爺們見駱一航也扛著鋤頭下田,看著都新鮮,紛紛喊道:“航娃子,你這細胳膊細腿的,乾的了麼,開荒可累。”
“咋乾不了!”駱一航把外套一脫,亮出裡麵兩根筋背心,蜷起胳膊一塊塊肌肉棱角分明。
獲得了一致讚揚,“謔!看不出來麼!”
那是,在修仙界靈氣滋潤好幾個月,靈米吃著,靈泉喝著,洗經伐髓都好幾回了。
彆看不起練氣三階,放古代也是一方高手。
妥妥的穿衣顯瘦,脫衣有肉。
駱一航不光顯擺,還主動攬下了挖小樹的活。
好幾年沒種的田,裡麵總會長些小灌木,都是風啊鳥啊帶來的種子生根發芽長出的,這玩意根紮的深,又硬,很不好弄。
但是在駱一航這裡,大力出奇跡,掄起鋤頭哐哐砸,再頑固小灌木幾下子就給它刨碎了。
再深挖幾下掘掉根完活。
大夥一看,不能讓個娃娃比下去啊,較勁的勁上來了,紛紛張開兩隻無情鐵手,滿手的老繭也不怕割,左右開弓雜草一把一把往起薅。
遇到石頭一甩胳膊扔出老遠。
乾成這樣了,上頭看熱鬨的老爺爺們還不滿意呢。
紛紛在那吹牛。
“當年大生產那會兒,這點地方我一個人一中午就收拾出來了。”
“除個草嘛,不叫活,當年都是拿鋤頭開山的撒。”
“就是麼,下麵那幾十畝都是我一個人開出來滴。悶著頭就是挖。”
“我還去下麵廠子裡乾過嘞,都是大石頭,拿炸藥炸的,拿大筐背石頭,半人多高的大筐,一天能背一百筐。”
駱一航在田裡聽的有趣,這些爺爺們,差不多的事情講了一輩子,小時候就聽這段,現在還是這段。
當年備戰,這邊遷來好幾個三線廠子,一兩萬工人在這邊開山建廠。
地方上也為了戰備保障,不計成本在平安溝這邊開山挖田移民修水利,全力支持工廠職工們生產生活。
村裡老人都把那段時間叫做“大生產”,全稱是“支援國家工業建設農村大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