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巨豆症的土豆,可不僅僅是長的大。
連帶著還有許多其他的影響。
比如難吃。
因為光合作用產生的糖類有機質因為庫庫都變澱粉了,氨基酸合成撈不著原料,積累的風味物質少之又少。
而連氨基酸都沒多少,由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質就更彆想了,少的跟大海裡的自行車似的。
所以這土豆裡麵既沒有氨基酸,也沒啥蛋白質,就剩下點維生素和礦物質,剩下全是澱粉和水。
吃進嘴全是澱粉坨坨。
這澱粉和寬粉粉條的澱粉結構還不一樣。
當然難吃。
了解了這些之後。
文英決定,加大劑量。
育種4.0啟動,超算啟動,基因-表型-環境大數據啟動,分離群/雜交組合模型啟動。
第一批篩選出19種組合。
找全國各地農科院、農大、研究所找到樣品進行雜交之後。
再使用智慧農業的高通量栽培加速技術,將這19種全部培育並按下快進鍵。
代價嘛,電費呼呼呼的漲。
唉,前麵超算和試驗耗材才是真貴呢,這點電費相比之下不算錢。
還有,依靠著強大的特殊菌群土壤,這些新品種土豆在生長過程種性項就表現的十分明顯,長到一般就開始刷刷淘汰。
非常快速的進行篩選後,留下31種。
這一批土豆,是在原版大土豆的基礎上,又打上了轉錄因子glk,重新分配光合產物到植物的生長點,強化了大土豆的生長速率和生物量積累。
光合作用效率大大增強,同等麵積的葉片和時間,合成的糖分等有機質更多。
這是f1代。
之後再分析,再模擬,期間用上各種奇奇怪怪的誘導啊,照射啊,鼓搗出4種組合,再重複之前的過程後,留下了9種。
在這期間,給大土豆加上了高光效特性,提高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並提升光合作用速率和擴大光照範圍。
前麵是改的分配,這次是開源,讓光合作用加速以及弱光照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這是f代。
然後再再重複一遍,從9種變成了4種。
這期間,就用上了74-18,增加了大土豆的生長速度,以及提早長土豆,提早膨大。
這是f3代。
這大土豆本來在之前被秦秋雁已經把主要工作都做完了,到f3差不多能定型。
候選的三種都差不多,全部拿去野外試種看效果就行。
結果文英去了趟海南,接了齊若木的活,要搞耐鹽冰草。
並在研究中找到了冰草的水鹽共同脅迫特性。
植物根係吸水是靠體內體外鹽分濃度差來進行的嘛。
高鹽分濃度的土壤會導致水分從植物根係向外滲透,也就是一般植物在鹽堿地種不活的原因。
而耐鹽冰草通過代謝調節體內離子濃度,來改善內外平衡。
文英經過了一些定向誘導,成功將這一特性加到了大土豆身上。
讓大土豆的根係吸水能力加強。
並選出來一個表現最好的品種。
這就是f4代。
至此,光合作用的光、水、二氧化碳,全部湊齊。
再加上秦秋雁搞定的“巨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