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明白了,是個坑人玩的。
把羅少安先叫回來。
駱一航給他和小趙安排了任務。
她倆索性也不耽誤,給在天漢文旅的褚傑打了聲招呼。
直接叫上一個攝像一個技術,四個人開了一輛車,直奔德陽。
在當天下午,就開啟了直播。
開著車在廣袤的紅薯田間馳騁。
站上拖拉機,拍下身後如海浪般翻起的紅薯。
融進乾活的工人,和他們一起嘻嘻哈哈撿拾紅薯,享受豐收。
跟著貨車,將一車又一車紅薯運去倉庫,成袋成袋吊裝進稀奇的井窖。
通過畫麵,告訴粉絲們,我們的紅薯很多很多,放心吧大家。
普通人對數量的多少其實是沒有概念的。
當看到眼前這麼大片大片的農田,這麼多的糖墩墩紅薯,一車一車往回裝。
很快就相信了,然後陷入了豐收的喜悅中。
農耕基因又覺醒了,看到收獲,發自內心的歡喜。
拿著口袋,在田裡撿啊撿,撿啊撿,好似永遠也撿不完。
十分的解壓。
網友們看著看著,彈幕上就變成了,【好了,該我玩了~~】、【報坐標,我去給你們撿紅薯,臨走讓我拎一麻袋就行】、【算盤珠子都打我臉上啦】
一路嘻嘻哈哈,滿滿的幸福與期待。
但這就完了麼?
這隻是第一層。
還有第二層呢。
在直播的間隙中,看了用機器收紅薯,聊了怎麼種的,產量如何,糖墩墩紅薯和其他紅薯有什麼不一樣,井窖是怎麼做的,糖化又是什麼。
這些,不是給等著買紅薯的人聽的,是給有興趣種的人聽的。
而第二天,更是明顯。
小趙和羅少安一行去了綿陽農科院。
實打實的請農科院專家講解了“早育早栽“技術,
還介紹了另外幾種糖化設施,除了井窖之外,還有棚窖、屋窖,適合不同的地區和氣候條件。
反正從種植到儲存,全都講了一遍。
進而還講了他們農科院對糖墩墩做的嘗試,思路是怎樣的,對比結果如何,還有提前“控蔓”的操作以及效果。
大量的農業知識,聽的觀眾們暈暈乎乎。
高聲喊著【啊,要長腦子啦】在愉快的玩梗。
而有心人則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
比如,貴州遵義桐梓縣,原來的貧困學生楊秉承。
給駱一航打來了電話。
“駱總,您好,我是楊秉承,不知您還記得我麼?”楊秉承的第一句話說的很客氣。
“叫駱哥。”駱一航回答的很不客氣。
駱一航對楊秉承的印象很深。
當初一紙長文將駱一航感動。
引得駱一航親自去了一趟他的家鄉,見到了這個已經跌落深淵,卻在咬牙苦撐一身韌勁的農家少年。
在他家裡,駱一航用生冷的三個問題,兩萬一千元的苛刻借款,往深淵中拋了一根繩索。
楊秉承靠著仔細、努力、認真,全神貫注,以及一點運氣。
拉著繩子,一步一步,真的爬出了深淵。
之後,楊秉承主動從駱一航眼前隱去,從沒借著這層關係要求過什麼。
隻是每逢年節,祝福不落。
一晃,年餘。
這還是上次還錢之後,楊秉承第一次主動給駱一航打電話。
反倒是去年以吃助農消化豌豆顛時候,駱一航找過楊秉承兩次。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