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蘇逸對於這一些並不在意。
不管‘福彙國際’公司的一眾管理層人員怎麼想,收購都已成事實。
慶功晚宴之後,第二天,7月15日,周五,蘇逸休息了一天,之後,就繼續開始與‘福彙國際’的核心股東,以及董事會成員們,商談對於‘福彙國際’集團董事會的重組事宜。
畢竟,他作為‘福彙國際’的控股方。
不可能不安排‘華逸資本’的人,進入‘福彙國際’的董事會,同時,也不可能全然不插手‘福彙國際’公司的管理。
各位‘福彙國際’的核心股東,以及原本的董事會成員們。
對於這一切,自然是早有準備。
於是,在雙方的共同商議下,以及原本‘福彙國際’各位董事會成員的投票決定下。
大家增設了王懷進為獨立董事成員,同時推選蘇逸為‘福彙國際’的董事會主席兼集團董事長。
至於斯圖爾特,則被推選為‘福彙國際’集團執行總裁。
依舊管理‘福彙國際’的整體運營,以及代蘇逸處理所有蘇逸授權的‘福彙國際’集團事務。
還有就是經蘇逸提名。
大家增選了艾薩克為集團副總,主要負責外彙市場交易業務板塊的事情,以及集團對外的商務合作業務。
當蘇逸處理完‘福彙國際’的事情,時間已經來到了7月21日。
這一日,在‘福彙國際’清償了短期借款,以及頭寸穿倉虧空款項後,也就是整個‘福彙國際’暫時性度過了難關後。
經蘇逸同意,整個集團向國際市場以及業內,發布了公告。
表示公司實控人,已經變更為了‘華逸資本’。
當這一消息發出,不止業內許多人震驚,就連遠在萬裡之遙的港城,以及華國內地,關注著外彙交易市場,或者說本來就是外彙市場交易員的許多人,還有關注著‘華逸資本’這家機構動向的一眾其它資本機構,都表現出了震驚,且驚詫的神色。
“真沒想到,‘福彙國際’這家外彙市場上的老牌做市商機構,居然落到‘華逸資本’手裡了。”華國內地,外彙市場交易者聚集的網絡論壇上,有人驚呼,“蘇總這動作,真是一波接一波,越來越大了啊!”
“嘿嘿,真沒想到,有朝一日,‘福彙國際’的控股方,居然變成我們華資機構了。”
“好啊,好啊!明天我就把交易賬戶,轉到‘福彙國際’去。”
“這應該是今年度,我們國內華資機構,在海外的最大一筆收購案了吧?不知道蘇總執掌的‘華逸資本’收購‘福彙國際’這家機構,花了多少錢?”
“按照‘福彙國際’的市場占有率和業務規模,少說也得二三十億美元吧?”
“臥槽,二三十億美元,100億級的收購案了,‘華逸資本’是真有錢。”
“那肯定有錢啊,開玩笑呢,蘇總剛剛在外彙市場賺了幾十億美元呢。”
“不過蘇總執掌的‘華逸資本’,收購‘福彙國際’的意圖是什麼呢?難道說……未來‘華逸資本’的業務版圖,是要一路向著國外擴張?”
“不知道,感覺蘇總在下一盤大棋。”
“之前不是傳言‘嘉盛國際’要收購‘福彙國際’的嗎?怎麼結果‘福彙國際’反而落到了蘇總執掌的‘華逸資本’手裡?”
“誰知道呢,要不是‘福彙國際’自己發布了公告,這事情,真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就在眾人熱烈討論之際……
此時的美國,紐約,‘嘉盛國際’公司總部。
聽聞‘福彙國際’被‘華逸資本’成功收購的消息後,其公司董事長謝默爾,亦是長長歎息了一聲,心裡很不舒服。
本來,在其它機構方明顯觀望之際。
若不是‘華逸資本’橫空殺出,落入絕境的‘福彙國際’就已經是他們的囊中之物了。
結果現在,硬生生錯過了。
當然了,他們最終放棄與‘華逸資本’這個橫空殺出的意向收購方進行競價,也是由於他們公司目前本身的基本麵情況也不樂觀,他們沒辦法給予‘福彙國際’公司更高的收購條件和所謂的現金收購方案。
同樣的,在他歎息之際,與此同時。
與蘇逸所執掌的‘華逸資本’在英鎊彙率市場上,有過交鋒,或者說有過協同作戰的紐銀梅隆、花旗銀行內部,好幾位華爾街金融大佬,也都注意到了這件事,都注意到了‘華逸資本’的對外擴張,以及潛在野心。
“老朋友,你在港城結交的這位蘇先生……看來的確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啊。”
紐約街頭的一處咖啡廳,‘黑石集團’對衝基金經理漢弗萊手裡拿著一份金融時報,微笑地對坐在他對麵,已經回到紐約工作的‘安本資產’明星對衝基金經理弗雷德裡克說道:“這麼短時間內,悍然收購‘福彙國際’這家做市商,為以後的大規模外彙交易行動布局,真是好大的手筆。”
弗雷德裡克氣定神閒地淡淡喝了一口咖啡,笑著道:“我早跟你說過的,這位‘華逸資本’的蘇先生不容小覷,說不定未來啊……這人會成為我們華爾街無數人在金融交易市場上,最為頭疼和最為強勁的對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