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巨大的、超出目前怒梟星承受能力的投資。
王綺女士憂心忡忡的勸說過顧航一次,但顧航沒聽。
確實極端了點,但他認為,這是極為有必要的投資。
若非如此,全靠聯盟自己慢慢吭哧吭哧造,要把星港建設到同等規模的話,要花五到十年的時間。
這中間損失的不僅僅隻是星港建設的時間,還有怒梟星發展的黃金契機。
他寧願花兩億,去買這個機會。
至於,這筆錢怎麼湊到,顧航倒是不太慌。
兩百萬的前期定金花了出去,建造星艦的工期定了下來,這本身就代表了顧航的決心。這種決心,是能夠直接傳達給其他的投資人的。
顧航不是騙子,他一來有一顆星球背書,二來有顧氏商行在後麵站著,三來最近算是天馬星區政界的紅人,相信還是能夠比較多的吸引到投資人的。
能夠投資一個發展潛力不俗的星球的星港建設,對於很多富佬來說,還是挺有價值的。
顧航的目標,是在一年之後,機械教的建造飛船抵達之後,能夠融資到五千萬稅幣;兩年的時候可以融到一億五千萬以上。
這也就夠支付這兩期工程的款項了。
萬一要是沒湊夠怎麼辦?
那就顧氏商行兜底。
顧氏商行是有錢的。
雖然這些錢並不都屬於顧航,甚至不完全屬於顧家。但是沒關係,顧航是家主,他老媽是實際上的控製人,完全可以通過顧氏商行的名義,投資怒梟星港。差多少缺口,就補上去多少,全給算成股份,折成顧氏商行的固定資產。
當然,這肯定會引起商行內部的不滿,招致反對者。畢竟,商行一直以來的宗旨,都是強調除了艦船之外,不做其他非必要的重資產投入,投資星港顯然是違背了這個傳統的。
但顧航一來相信,他的母親可以擺平這些問題;二來,就算是出了些亂子,對比建設怒梟星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
真要是對家族商行有重大影響的話,他母親也會評估,不會瞎點頭的。
……
簽完了那一大堆關於星港的投資、建設的協議之後,顧航又匆匆坐上了旅航人,返回了怒梟星。
回來之後,他繼續了一段時間在星球到處跑的忙碌生涯,終於是把整個世界的重要區域,都給轉了一圈,把聯盟中的重要人物,全都見了個遍。
而在終於空閒下了之後,顧航終於開始有功夫規劃他現在手頭上的五萬多點恩賜點,該怎麼花了。
毫無疑問,恩賜點的消費,才是提升聯盟實力最大的利器。
抽科技,當然是其中的大頭。
不過,在開抽之前,顧航先分出來了一部分的恩賜點數,用於其他方麵。
先把彆的事情都給解決了,最後剩下來的恩賜點數,再做抽獎。
而這些所謂的其他事情,都是些什麼呢?
大體就是三個方麵:建築,人才,軍事。
先說建築。
他兌換了13個民用工廠,27個軍用工廠,一共花費了四千點恩賜,全部加持到了衛興城的各個工廠上麵。
這四十個工廠的兌換項,基本將現在衛興城整個都給覆蓋住了。
衛興城的工廠數量,當然不僅僅隻有這麼一點而已。不過,【軍用工廠】和【民用工廠】的兌換項,給出來的效果是覆蓋性的。工廠規模小,那就可以多個聚集在一起的工廠共享一個兌換項,全部都能夠吃到加成。
當然了,換過來說也一樣,如果工廠規模太大了,那就可能需要多個兌換項同時覆蓋上去,才能夠真真切切的提升這個工廠的生產效率。
這四千恩賜點、四十個工廠兌換項下去,按照【建築】界麵裡麵的說明文字,基本上是可以保證整個衛興城區域所有的生產能力,都得到【中等幅度】的提升。
過去,顧航也兌換過工廠選項,加持到一些軍工廠上麵。經過後續他仔細的詢問和對比調查,大約能夠得知,這個所謂的‘中等幅度’的提升效果,約麼是15%左右。
這已經相當不錯了。
意味著在工人素質、數量沒有變化,工藝沒有變化,管理結構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平白增長了15%的產能,這當然是非常好的效果。
具體在衛興城上,這裡一年的產值已經達到了千萬稅幣。15%的產能,代表著每年多產出300萬稅幣的工業品,其中大部分是軍工品或者重工業產品。
為什麼是三百萬呢?
因為,顧航給加持的工廠,當然不是‘普惠’的。一些低價值的,比如子彈的生產線、紡織工廠這些,就沒啥必要了。而像是雄獅坦克的生產線、裝甲車的生產線、風隼的生產線、陶鋼的冶煉線……這些,規模更大,附加價值更高。提升15%的產能,帶來的產值增效遠超全麵強化。
而且,注意,是每年,而非一錘子買賣。
再把時間拉長,這些增長幅度是能夠長期享受的。
而除此之外,顧航還強化了聯盟的教育體係。
他同樣能夠在【建築】界麵之中看到,他之前建設過的三大學院,【忠嗣學院】、【綜合學院】、【技術學院】都開放了更高級彆的升級選項。
要價全都是五百恩賜。
對於教育方麵的投資,顧航也是向來不心疼的,人口素質的提升,對於聯盟的建設有重大意義。更何況他現在手頭上資源富裕得很,總共一千五百恩賜點的投入,完全負擔得起。
而在完成了這些加持和升級之後,顧航也看到了在建築列表裡,新增了一個建築:
【法師學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