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莉西亞碰到的麻煩,顧航也關注到了。
並且,顧航對於整體情況會有些悲觀。
聯盟艦隊裡搭載的陸軍部隊,不太夠。五個集團軍群已經是極限了,那還是因為艦隊之中帶了許多巨腹運輸船,把陸軍給運過來的。
現在,都已經到了地麵上了。
聯盟陸軍當然還可以抽出更多的兵力過來,但是需要運輸艦,從本土再運過來。
時間肯定是夠用的,但問題是,缺乏艦隊護航、瓦呂克的艦船還都圍繞在外麵,運輸船怎麼可能過得來?
硬來,那就是純粹是不把士兵的命當命,純粹是過來送死的。
也就是說,葉莉西亞在應對當前地麵的戰況,手中能用的力量,是注定的,是有限的。
相反,瓦呂克能夠動用的力量,卻是相對無限的。
他可以不斷的從還在他掌控中的大半個阿方佐星域各地調兵,尤其是可以從兩個鑄造世界之中調兵過來。
聯盟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在中間進行攔截。
他們投放是不方便,但至少是有手段了——借助地麵被攻占的那部分對應的太空領域。
中間肯定是會有損耗,比如被聯盟的艦船給攔截了。
但損失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阿方佐教派多投放一些兵力,他們的影響力就會持續變大。星球上那些本來就站在阿方佐教派那邊的人,會變得更加堅定;中間的騎牆派,也會越來越動搖……
如果,莫羅掌控的阿拉米塔教派最終被推翻,成了個短命鬼,整個星球都反了,那聯盟投放到星球上的陸軍,就會陷入到對抗整個星球當地勢力的汪洋大海之中。
聯盟陸軍就算是再怎麼能打,也會被徹底淹沒。
這種情況,目前還米有發生,莫羅在搞鎮壓、搞清洗,也不一定會發展到這種程度。
然而,隻要戰爭形勢不得到好轉,聯盟無法展露出能夠取得勝利的跡象,那麼這一幕就是早晚會發生的。
星際戰士的參戰,緩解了這一跡象。
他們奪回來了一些地麵軌道炮要塞。
每奪回來幾個,聯盟艦船的活動範圍就能大一些;隻要全奪回來,那麼當聯盟艦船可以通過軌道火力全麵覆蓋地麵叛軍的位置的時候,他們的末日也就到了。
隻不過,越往後麵打,就越發的舉步維艱。
尤其是當大量的阿方佐泰坦、各種騎士團落地之後,他們的戰鬥力也是極強的。
往往一台軍閥級泰坦,搭配上個幾台戰犬級,再有個幾十台騎士泰坦,配合批量的護教軍,一個要塞就能守得固若金湯。
就算是一整個戰團投入過來,配合上聯盟陸軍的大部隊,在正麵戰鬥中就算是能取勝,也一定會打得非常艱難。重大的傷亡、漫長的攻克時間,都是必然的。
泰坦,始終是人類勢力,在地麵戰場上,最為宏偉、強大的戰鬥單位。
地麵上的整場戰爭,以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速度,演變成了一場啟示錄級的戰役。
戰場囊括了兩個巢都群,雙方合計投入的兵力,超過了兩個億,並且不是雜兵。
雄偉的泰坦,沉重的坦克,蜂群般的戰機,最精銳的士兵;
星際戰士,戰鬥修女,改造機兵……
他們在這兩個巢都群、相當於半片大陸的城市群戰場上,相互奮勇廝殺。
巢都內部化為焦土、廢墟,幸存者就繼續在廢墟中繼續作戰。一片區域的變換旗幟,往往就是要打得直至雙方失去最後一絲力量,才能夠暫時的平息。但很快,下一個區域,又會再一次成為焦點戰場。
通過星際戰士們,通過陸軍的奮戰與犧牲,在阿拉米塔地麵形勢惡化到一定程度之前,以巨大的代價將那些要塞全部奪回來,重新恢複阿拉米塔的防禦體係,補足漏洞,不讓瓦呂克繼續往星球表麵投入兵力。
然後再在此基礎上,莫羅能夠迅速完成對內部的清洗,統一思想。
這是葉莉西亞破局的正路。
但非常難走。
當然了,再怎麼艱難,她也正在為此而努力。
不過,還有更為簡單的破局方法。
那就是在顧航本人身上。
他要是能夠在亞空間的這場大戰之中,取得最終的勝利,那麼就什麼都不用擔心了。
他與瓦呂克之間,或者說,與那片席卷而來的亞空間陰影之間的對抗,從戰爭開始,一直持續到了現在,如今已經過了僅兩個月的時間。
在風暴神國之中,英靈與蟲群之間的廝殺,從沒有一刻平息過。
戰況絲毫不比阿拉米塔南半球要輕鬆。
甚至因為蟲群無窮無儘,英靈不死不滅,雙方之間的對抗就更為殊死殘酷一些。
而在這兩個月的無儘對抗中,兩邊都有了一些明顯的變化。
風暴神國那青紫的大地,顏色好像不再那麼濃鬱了;原本時刻漫天的霹靂雷電,似乎也變得頻率低了一些。
至於那片籠罩在神國之外的亞空間陰影,似乎也變薄了。
雙方都能夠感受到深刻的疲勞感,但卻誰也不肯有半分的放鬆。
隻是,在持續的對抗之中,顧航也逐漸思索、並且找出來了一個致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