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茅元儀參見陛下!”
隻是片刻,等候在乾清門外的茅元儀便進了東暖閣,見到崇禎立刻行禮。
“起來說話!”
站起來的茅元儀雖然微微低著頭,且放逐在定興,但此刻依舊能看出此人精神狀態不錯,放在後世也是帥哥一枚。
“茅元儀,朕問你,你為什麼會想到編寫《武備誌》這本書呢”
茅元儀心中一震,他從定興回來的這兩百來裡路,一直在思考皇帝為什麼要召見他,
但沒有想到居然是因為武備誌的事情。
“陛下,當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借口,興師攻明,遼東戰火紛飛,魏忠賢專權,國運衰落,軍隊戰力低下,屢敗屢戰。
當時草民正在積極備考,可思索再三,草民以為即便是數年後草民中了狀元又能如何
大明不缺我這一個狀元,也左右不了時局。
草民分析了一下,大明軍隊戰力不夠,相當大一部分原因是武將很多不知兵法韜略,瞎指揮,既然這樣,草民不如編寫一部兵書給武將們用,
哪怕是隻有幾個武將真的看進去了,也能提升一些軍隊戰力,
如果皇帝看到了,下旨各軍學習,那就更好了。
而且草民祖父是藏書家,家中藏書頗多,有這個先天條件,加上草民自幼便喜讀兵、農之作,
於是憑著一股蠻勁編寫著,所幸成功了,孫閣老等人也覺得不錯!”
聽著茅元儀的講述,崇禎很是感慨。
如此時局,大明也不是沒有愛國之人,相反還有很多,諸如堵胤錫也是棄筆從戎。
這部書何止是不錯,後世更是認為這是一本百科全書的兵書寶庫,哪能用不錯兩字形容。
按照孫承宗等人的說法,這本書曆時十五年,十五年前,茅元儀才十**歲,如此年紀就有如此見解和抱負,是難以想象的。
“強軍可不是簡單的一本書就能提高的,有具體想法嗎”
“有!”
這一次,茅元儀回答的鏗鏘有力,崇禎好奇心就來了。
“陛下,展開說有些複雜,武備誌中都有闡述,草民總結起來五點:
一、加強武備,富國強兵,
二、開礦屯田,發展經濟,
三、軍隊常練,提高警惕,
四、邊、海、江防並重,立體防禦,
五、武將知兵,忠教並重。”
聽著茅元儀的回答,崇禎深感意外,前三條幾乎都是老生常談的,而四五兩條就有些意思了。
特彆是第五條,簡直是說到他心坎了去了。
講武堂的事情雖然已經傳出去了,但肯定還沒有傳到定興,茅元儀也不大可能聽說,但他確實意識到了,武將的培養問題。
到了這裡,崇禎已經認定,茅元儀可以擔任講武堂的副院長了。
但他是繼續問道:“武備誌,五個大類,你最看重哪一個哪一個小類最重要。”
“陛下,武備誌中五個大類,包括大類下的小類都是有遞進關係,一環扣一環,整體密不可分的,每一個大類都很重要,
如果、如果……非要選一個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