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聽著毛文龍的問題,眾人麵麵相覷,搞不清楚大帥是何意。
不待他們多想,毛文龍繼續道:“本帥三十歲從軍,至今已有二十五年,經曆大小近百戰,殺敵一千餘人,
東江開鎮後,一直在後方牽製建奴,緩解寧遠防線的壓力。
大的勝利諸如鎮江大捷,那是大明與建奴的第一次勝利,也是第一次收複失地,更是第一次獻俘闕下。
從最初的兩百餘人,發展到現在的近三萬精銳和數十萬百姓。
如果不是本帥,這數十萬的遼民不說全部被屠殺,但至少日子絕對不好過!從這一點來說,本帥是有功於大明的。
但本帥這些年的確也是墮落了,虛冒兵餉、私運禁物、私收關稅、私通建奴等等,
這些問題,本帥敢說,在陛下登基之前,大明三品以上的武將中,十個中至少有九個有這些問題,
所以這些問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但本帥也是不得已,朝廷不給餉銀,四年合起來都沒有關寧軍一年多,
數萬軍士要吃飯,數十萬百姓也要吃飯,本帥不這麼做能怎麼辦,看著數萬將士與數十萬百姓餓死嗎
從這一點來看,本帥雖有苦衷、雖迫不得已,但終究是逾越了臣子的本分,
尤其是與建奴通信,更是可能被文臣打上勾結通敵的名頭,就是個奸臣!
所以說,本帥既不是忠臣也不是奸臣,隻能說算是個能臣、乾吏!”
“本帥這麼多年來,若是想投靠建奴,早就投靠了,為何沒有因為本帥也在觀望。
身存亂世,我等隻求一條安身立命的出路,本帥可以不考慮自身,但這東江的三萬將士呢還有數十萬百姓怎麼辦
為奴為婢還是普通百姓,都在本帥的一念之間。
大明朝廷日漸衰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建奴從弱小中崛起,但卻能逐漸拉攏蒙古諸部,與大明抗衡,但底蘊不足,最終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至於說那些文臣所提的本帥想列土封王,成為軍閥,建立藩國,這都是扯淡的事情,
整個東江就這麼大一點,吃穿用度等等都不能自給,無論是哪一方勝了,隻要一道禁海令,等待我們的隻有死亡。”
“富貴險中求,這沒錯,但你們要記住,富貴險中求,也在險中丟,求時十之一,丟時十之九,大丈夫行事,當摒棄僥幸之念。
雖然收獲不如險中大,但勝在穩,隻要人活著,萬事皆有可能。”
聽著毛文龍對自己的評價以及局勢的分析,眾心腹張嘴想說什麼卻不知道該從哪裡說起。
這一刻,他們才知道,平日裡專擅橫態的大帥才是最清醒的。
或許是這份清醒才讓大帥在眾多勢力中幸存下來,繼而逐步壯大了。
“可、可義父,您說了這麼多,還是沒有說我們的活路在哪裡”
“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