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四人的表情,崇禎沉聲道“朕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但朕問問你們,殿試和會試有什麼區彆?”
“回陛下,除了兩者考生的身份不一樣外,就是出題人不一樣了,會試是禮部出題,殿試是陛下親自出題,親自點評!”
“那現在的會試第二場的試題和第三場的五道策論都是朕親自出的題,他們都已經證明了自己,殿試再來一場策論的意義大嗎?
其次,那如果有人在殿試中有人從後麵考到了前麵,是不是在否定會試的三場考試?這算不算是給眾貢生一個翻身的機會?
殿試時,朕欽點狀元難道就沒有個人主觀的成分嗎?
所謂的天子門生,隻是一個過場而已,有幾個進士當真了?
真當真了,也就沒有那麼多貪官汙吏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大明都是朕的,朕要這些學生做什麼?還走這個過場做什麼?
三日後,大明日報刊印一下本場科舉不再殿試的原因就行了!”
……
幾句話問的四人啞口無言,根本就沒法反駁。
皇帝出了五道策論題,這些人都能被錄取,殿試再考一道就更沒有意義。
“雖然不再殿試了,但傳臚大典,包括進士瓊林宴、上表謝恩及後續活動都還是要按正常流程走的。”
“臣等遵旨!”
四人回應後,劉宗周又道“陛下,那二甲,三甲分彆定多少人?”
“慣例呢?”
“回陛下,這個沒有慣例可循,每一代皇帝所定都不同,神宗、熹宗或五十七,或六十七人。”
“那就一甲賜進士及第三人,二甲賜進士出身五十七人,餘者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三日後傳臚大典!”
“另外,將策論單道題答的還不錯的,都擇出來單獨放,整理好了送過來,
其次,將所有考生策論中你們認為可行的建議都整理出來,也一並送到東暖閣來!”
“臣等遵旨!”
四人行禮退出東暖閣。
乾清門外,禮部尚書劉宗周低聲道“也不知道明日大明日報刊印了本場科舉不再殿試的消息後,會引起怎樣的反應了。”
“有什麼反應?沒有錄取的沒有資格說話,錄取的更沒有資格說話,陛下親自出的五道策論題,成績擺在那裡了。”
“也是,三位閣老,本官去一趟大明日報館安排一下,然後準備傳臚大典的相關事宜,三甲進士的這些人就拜托三位閣老安排人去通知了。”
“你去忙吧!”
韓癀三人點了點後各自離去。
三日後的早上,整個北京城,無論是學子還是百姓們,皆是起了個大早,紛紛朝著貢院湧去。
無他,因為按照管理,今天是會試放榜的時間。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