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舉薦通惠河道提督潘大複!”
“陛下,臣舉薦司空分署主事徐文成!”
“陛下,臣舉薦衡州府同知黃喬棟!”
“陛下,臣舉薦陽山渠主事萬和澤!”
……
一連四道聲音在皇極殿中響起,眾人尋聲望去,出聲之人分彆是袁可立、工部尚書範景文、禮部尚書劉宗周、新任水利水務總署主官黃道周。
一下子出來四個,彆說群臣了,連崇禎都有些錯愕,四個他一個都不知道。
錯愕之後才是驚喜,有才能的人那是越多越好。
水利建設是國家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水利人才極為的重要。
現在挖河治河,以後就是修大型水庫、修跨海跨江大橋等等,有多少都不夠用。
“四位愛卿按先後順序說說四人來曆和履曆,讓諸位愛卿也看看!”
崇禎說完,看向袁可立:“袁愛卿,由你先開始吧!”
“臣遵旨!”
第(2/3)頁
第(3/3)頁
袁可立躬身後,立刻道:“陛下,您可曾聽過束水攻沙這個治河策略?”
“你是說潘大複是被稱為千古治黃第一人潘季馴的親人?”
崇禎一下子驚了。
華夏黃河、淮河、運河等等河流屢屢泛濫,給百姓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因此治河就成了曆代朝廷除了對抗外敵外最為重要的政令了。
為了治河,曆朝曆代都設有專職的衙門,唐朝的工部下有水部,宋朝的工部下有都水監,元朝有都水監、行都水監、總治河防使等。
到了大明一朝那就更多了,除了工部所屬外,還有漕運衙門、河道總督衙門、河西務十三衙門等等。
總得來說分為四類,直屬中央的地方衙門外都水監、行都水監等,地方上駐守的中央官吏有河堤謁者、河堤都尉,元代總治河防使、總督河道等,
地方上的有都水從事、水曹、水利僉事、水利同知等等,以及地方上的基層水官如渠堰使、堰長、鬥門長等等。
治河名臣更是數不勝數,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潘季馴了,被稱之為千古治黃第一人,四次總理河道,治理黃河、淮河、運河。
提出‘以堤束水,束水歸漕,以水攻沙,以清刷黃,借黃濟運,淤灘固堤,統籌兼顧,不棄故道,建壩減水,分洪防溢’的方案。
基於‘固堤為防河之第一要義’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堤防河工體係。
提出“晝防、夜防、風防、雨防”和“官守、民守”的四防兩守製度,其方法沿用到後世。
留下的《河防一覽》、《宸斷大工錄》、《兩河經略》、《兩河管見》、《總理河漕奏疏》等一大批治河保漕等書籍,在後世都是水利上的煌煌巨作。
崇禎是實在沒有想到這位水利大佬的親人竟然還在朝中任職。
“陛下聖明,潘大複就是潘季馴的長子,潘季馴四次擔任總理河道的二十年中,其長子一直跟在身邊,上至河南,下至南直隸,都有他的影子。
潘季馴病逝後,神宗便讓潘大複擔任通惠河道提督,負責京畿一帶的水利。
臣以為,以潘大複的淵源家學以及跟隨潘季馴治河的數十年的經驗,是能夠勝任水利水務總署副官一職的!”
“先其他幾位說完了,在確定!”
崇禎點了點頭看向範景文:“範愛卿,你開始吧!”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