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統一建設的百姓有優先入學的條件且免費,其他的則是正常收費。”
嘶……
袁可立三人倒吸了口涼氣,眼中滿是震驚之色。
這一招簡直是直接打在了百姓的命根子上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自古以來讀書人的地位都很高。
百姓們不想孩子們去讀書嗎?肯定是想的。
可他們沒有多餘的銀兩去上學且朝廷也沒有那麼多的學堂給他們去上。
現在皇帝不僅建學堂,而且還免費,百姓們不得發瘋嗎?
不求能中了秀才、舉人、進士,哪怕是多認識一些字,以後去城裡找個夥乾也比不識字的要好找的多。
現在大明在全力推動商事,海貿也做起來了,不識字你連經商的大門都摸不到。
隻是借貸一些還是免息的,一年三熟的糧食產出,苦點累點而已,為了孩子的未來是值得的。
至於說教書先生,這點更不用擔心,大明有多少秀才?
數萬之多。
第(2/3)頁
第(3/3)頁
一個村子一兩名秀才,也才一兩萬人。
再說了,隻是啟蒙、讀書、識字、斷句,也不一定能用的上秀才,年紀稍微大一些的童生就夠了。
至於說要支付教書先生們的費用,倒也不用太多,每月一兩白銀就行了,加上學生們畢業送的脩條之禮、村裡百姓偶爾送的日子過的也很滋潤的。
或者在村上種上五畝地,所有耕作由村裡百姓負責,我免費教你孩子學識,你們幫我耕作這總沒問題吧!
百戶人家幫忙耕種五畝地算什麼大事兒嗎?熱身還沒有結束就乾完了。
一年三熟就是三十石糧食,估摸著童生、秀才會搶著去教授。
再退一步,朝廷隨便出個政策,超過十八歲的童生或者參加過三次或五次的童生必須得教授半年或一年的才能繼續參加院試,恐怕童生、秀才都得排隊了。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陛下大才!”
袁可立三人齊齊恭賀,眼中滿是喜悅之色。
之前的五大好處以及這兩條措施,百姓們沒有不同意的理由,如此新農村算是成型了,中南半島大地上滿是華夏風了。
恭賀過後,畢自嚴突然道:“陛下,這就是您說的殺手鐧嗎?”
“是,也不是,過段時間就知道了!”
皇帝模棱兩可的回答和神秘的笑容讓袁可立三人很是好奇,但他們已經基本確定了遷移中南半島的殺手鐧很可能就是和科舉是有關聯的。
想了想之後,畢自嚴立刻道:“陛下,對新農村之事兒,臣還有一個擔憂。”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