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陳景恪並不知道朱元璋在想什麼,他也是越說越興奮。
不過還保持著理智,比如陳勝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就沒有說。
“孔夫子打破貴族對學問的壟斷,才有了今日這般的地位。”
“商鞅變法,秦國推行軍功爵製,才有了一統六國之偉業。”
“漢武帝首創舉孝廉,才有了大漢的強盛。”
朱元璋忍不住說道“哼,秦皇漢武不過暴君爾。”
陳景恪倒也並沒有反駁,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三人,在二十一世紀是曆代皇帝人氣排行榜前三名。
但那是作為後人的我們,站在文明角度來考慮的。
秦始皇一統六國,為華夏大一統打下了基礎。
漢武帝打出了大漢天威,開拓西域,將華夏文明的影響力傳遍八方。
唐太宗將華夏文明的影響力,推向了封建史的巔峰。
三人對華夏文明的貢獻太大了,現在人享受到了三人帶來的福利,自然覺得他們雄才大略是明君。
然而在古代,站在民生的角度,秦皇漢武就是暴君,風評並不好。
秦始皇的嚴苛統治就不說了。
漢武帝大興土木、極儘奢靡、賣官鬻爵、殘忍嗜殺、壓榨百姓。
喜好長生寵信方士,甚至將嫡公主嫁給方士。
可以這麼說,如果將他的名字遮住,隻看他做過的事情,絕逼會認為這是哪個亡國君。
然而他是漢武帝。
這三個人裡麵,隻有李世民,被視為明君典範。
朱元璋出身底層百姓,對秦皇漢武沒有好印象,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聽到他貶低這二人,陳景恪並不意外,也不想反駁。
大家站的角度不同罷了。
沒必要為了一個古人,爭論這些有的沒的。
但他也沒有附和朱元璋,而是繼續自己的話題
“軍功爵和舉孝廉,在最初確實為國家發掘了大量人才。”
“然而隨著官僚階層的壯大,他們壟斷了孝廉的舉薦之路。被舉薦上來的,皆為豪強子弟。”
“後來更是出現了九品中正製……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這也是東漢末年以及兩晉南北朝時期,士族門閥猖獗的主要原因。”
“隋唐兩朝都致力於打擊士族,科舉製也就是在那時被確立。”
“然而當時士族力量強大,科舉製也隻是在士族政治上,撬開了一道縫隙。”
“直到唐末,黃巢和朱溫二人將士族屠戮一空,才徹底結束了士族門閥統治。”
“宋朝就是在一張白紙上作畫,科舉製才變得名副其實,也是在那時得到完善。”
說到這裡,陳景恪停下來喘口氣。
朱元璋聽的心癢癢,催促道“快說,後麵呢。”
陳景恪知道他已經被自己說動,心下很是高興
“文和武是國家的兩條腿,無文則國不治,無武則國不存。”
“宋太祖得國不正,忌憚武將奪權就采取崇文抑武政策,相當於是先天瘸了一條腿。”
“所以宋代偏安一隅,竟被小小的西夏騎在頭上,實在為天下人笑。”
“宋廷為了收買讀書人,還說什麼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無節製的恩蔭官吏,導致了冗官。”
宋朝冗官還真不是科舉造成的,三年舉辦一屆,每屆少則兩三百,多則五六百。
怎麼都不可能造成冗官。
真正的原因就是恩蔭,隻要是有品級的官員都可以恩蔭子弟為官。
一品每年可恩蔭十人……七品每年可恩蔭三人。
是每年都能恩蔭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