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一民隻是翻看了幾頁,就被裡麵的內容所震驚。
他知道陳景恪出手肯定不同凡響,但怎麼都沒想到,比他想的還要厲害。
此時他心中就隻有一個想法,難怪敢稱之為形學。
此書一出,陳景恪就可以自稱為形學鼻祖了。
這還真不是誇張。
陳景恪在這本形學基礎書裡,提出了很多新概念,並給出了許多新的設定以及公式。
比如角的定義。
中國很早就對角有了認識,比如觀測天象,就經常用到這個概念。
民間工匠也離不開角。
隻是在民間並不叫角這個名字,而是叫倨勾。
但百姓隻知道有倨勾,卻不知道倨勾的度數。
而在數學上,也同樣並沒有清晰的‘角’概念。
反倒是道教,對這方麵的研究更深一點。
但道教研究這玩意兒,是為了方便畫各種符籙圖案,而不是為了研究算學本身。
所以,相關研究也就僅止於此了。
沒有形成係統,也沒有進一步發展下去。
其實中國很多學問啟蒙都很早,但可惜就可惜在,沒有繼續深入。
陳景恪在這本書裡,詳細闡述了角這個概念。
並提出了很多定理。
比如,三角形內角和是一百八十度。
比如,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這些還隻是比較常見,比較淺顯的定理。
稍微深入一點的,坐標係概念,更是屬於首創。
嗯,這裡隻能委屈一下笛卡爾了。
……
總之,隻是粗略翻了一下,程一民就再次被這本書的內容所折服。
也為陳景恪的學問所折服。
陳景恪等他合上書籍,才笑道:
“如何?”
程一民用敬仰的語氣說道:
“陳伴讀學問之深厚,程某心服口服。”
“你的心胸氣度,更是讓我折服。”
算學隻能算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推陳出新。
這門形學,完全可以看做是開山立派之作。
雖然很多內容,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發展而來。
但前人隻是零碎的發展,且不成體係。
陳景恪將其梳理成體係,還首創了很多概念。
更何況,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和是不是開山立派,並不衝突。
諸子百家,哪一家不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礎上,總結實踐得出的?
也不妨礙他們以創始人自居。
所以,陳景恪完全當的上是開山鼻祖。
這是程一民最真實的想法。
他並不知道國外已經有了《幾何原本》,但這並不構成什麼影響。
而現在,陳景恪竟然將這本書貢獻出來,給大家一起研究。
雖然他還是開山鼻祖,但功勞遠不如自己獨立出書大。
等於是他將自己的學問,屬於自己的聲譽,無償的分給了大家。
或許他對算學圈子有要求,可是和貢獻比起來,他所要求的東西根本就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