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能記住這個名字,是因為他有個妹妹,被譽為當時的第一美女。
好像這個美女被一個老的快死的牛給啃了。
他對日本真正有所了解的,就是明治維新之後……
至於原因,大家都知道,不說也罷。
所以,前世的了解並不能給他太多幫助,隻能靠現在收集信息。
根據情報顯示,日本此時正處在南北分治的局麵。
後醍醐天皇消滅了鐮倉幕府,讓王室重新掌握大權,然後雄心勃勃的推行新政。
隻是他的新政隻考慮到了公卿貴族,未考慮武士階層和新興的權貴,引起了後者的不滿。
於是,曾經的倒幕大將足利尊氏起兵,逼迫後醍醐天皇退位另立新君。
後醍醐天皇帶著象征天皇的三神器,逃到南部的吉野複辟。
於是日本進入了南北對峙局麵。
他們的南北朝很有意思,並非是以地域劃分的南北分裂。
而是以政治傾向來劃分的。
很多北方領主,支持的是南朝。
很多南方領主,支持的是北朝。
南北兩朝的地盤,不是楚河漢界那樣界限分明,而是下圍棋一樣相互交叉。
朱雄英就很是不解的問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陳景恪根據前世今生的信息,總結了一下說道:
“日本自古以來就不是強中央政權,地方領主擁有極大的自治權……”
朱雄英說道:“周朝的分封製?”
陳景恪搖頭道:“不,這些地方領主並不是諸侯王,名義上他們隻是君主的臣子。”
“隻是他們的職務是世襲的,領地內的官僚也都是他們任命的……”
朱元璋不耐煩的道:“說半天不得要領,就類似於唐朝的藩鎮。”
陳景恪想了想,確實比較貼切,就說道:
“還是陛下總結的到位,確實類似於藩鎮。”
“隻不過,藩鎮製度在他們那裡才是常態。”
“像中原王朝這種大一統,反而比較罕有。”
“大到幾個縣,小到一個鄉,都可能是一個藩鎮。”
“大藩鎮內部也有小藩鎮,突出一個混亂。”
“哪一家藩鎮實力最強,獲得彆的藩鎮認同就能組建幕府,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他們也隻能做到這一步,誰要是想造反自己當王,就會被群起而攻之。”
“情報裡的那個足利尊氏,實力非常強大,就想組建幕府。”
“隻是後醍醐不同意,想要王室掌權。”
“於是足利尊氏就逼迫後醍醐退位,另立國主建立幕府統治。”
“從而導致了日本在政治上的分裂。”
朱雄英不禁點頭,說道:“我們是否可以利用這一點,攪動日本的局勢,讓他們陷入無止境的內耗?”
朱元璋非常認同的點點頭,這也是他看到情報後,產生的第一個念頭。
而且以日本藩鎮割據的局勢,就算沒有南北朝也一樣可以挑撥離間。
哪個藩鎮不想做大做強?誰不想建立幕府挾天子以令諸侯?
大明隻要在背後支援錢糧武器,就可以坐享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