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隊很快就來到洛陽,遠遠的就看到一座高大巍峨的城池,猶如一座大山橫跨在伊洛二水之上。
船上也響起了一陣陣驚呼聲。
朱元璋眼睛也有些發直,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洛陽城。
早就知道新城規模宏大,還要數倍於應天城,真正看到了才知道差距到底有多大。
陳景恪也倍感驕傲,這座城可是他親自參與設計的。
百萬人規模的大都市,再往前追溯也就隻有唐長安城了。
這時,一支規模較小的船隊從洛陽城駛出,很快就來到他們麵前。
正是太子朱標,率領先一步到達的文武百官,前來迎接聖駕。
一番見禮之後,朱元璋讚道:
“好好好,新都標兒你修的好啊,這才是天朝上國應有的氣象。”
之後一行人沒有直接去皇宮,而是乘船繞著城池觀看起來。
城牆高達八到十米,頂部寬六到八米。
牆體分兩部分,一為內芯,以水泥澆築而成。二為外牆皮,用磚砌而成。
水泥外麵包磚,一是為了美觀,二是修繕方便,三是延緩水泥老化。
進入內城,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條筆直的大道,名為承天大道,直通皇宮承天門。
這條道路一看就知道,借鑒了唐長安城朱雀大街的創意。
此時承天大道兩側擠滿了前來迎接的百姓。
朱元璋換乘禦輦,從承天大道直入皇宮。
同乘的則是馬皇後、朱標和朱雄英三人。
其他人關係就算是再親近的,也隻能跟在後麵。
皇宮就沒什麼可說的了,就是仿照應天皇宮修建而成,樣式布局幾乎一模一樣。
不得不說,前世明清兩朝的宮廷建築,都受到了南京故宮的影響。
和漢唐宮廷建築比起來,規模並不算多大,但突出一個巧字。
究其原因,還是錢的問題。
漢唐時期黃土高原到處都是森林,各種木材應有儘有。
就近取材,宮廷自然修築的非常宏大。
到了宋朝年間,黃土高原被砍禿了。
木料隻能從很遙遠的雲南或者海外等地方運來,建築成本居高不下。
宮廷建築開始轉為小巧。
明故宮就是其中的集大成之作,影響了後世幾百年的建築形式。
這一世也不例外,修築洛陽皇宮的時候,大家怎麼設計都覺得不滿意。
要麼就是成本太高,要麼就是不好看。
最終朱標拍板,啥都彆想了,照著應天皇宮複製一個過來。
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洛陽宮。
以至於在進入皇宮之後,馬皇後歡喜的道:
“像,太像了,若非細節有差異,我都以為這裡是應天了。”
朱元璋說道:“像了好啊,在應天住了幾十年,換個地方咱還怕不適應。”
“現在好了,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皇帝都說滿意,其他人自然不會唱反調掃興。
況且新都也確實沒有什麼可指摘的地方。
接下來就沒大家什麼事兒了,老朱一聲令下,大家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