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doctypehtl
head
metacharset="utf-8"
titlebookchapterlist/title
/head
body第一鎮市。
自從東非準備在八十年代末加強武備後,相關準備工作就分散掉東非政府大部分精力。
好在東非現在各項工程完成大半,所以不至於忙的手忙腳亂,可以比較從容的在東,南,西三個方向完成軍事部署。
而這也體現了東非當前地緣上的劣勢,如果算上北方的埃及(英),東非四麵皆敵,東非也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內解決這個隱患。
而隨著備戰工作的展開,對人口,尤其是戰爭相關人口的統計工作也開始展開。
其中黑人人口數量是一個重要指標,在東非曆次戰爭中,黑人是一個不能忽視的群體。
在八十年代以前,東非每有大戰,黑人都是東非經濟平穩展開的一個重要保障,因為前線抽調軍隊,勢必影響後方生產工作,同時後勤保障也需要大量人手,這種工作一般都是東非國民來完成。
所以黑人是保證東非生產工作的穩定劑,時間越是往前,越是如此,在東非殖民地時期,後方生產工作基本上由黑人展開,東非則全民皆兵。
後來東非人口上來了,也就漸漸不需要再那麼多軍隊,職業軍人數量就足夠了,但是黑人依然補齊了東非一定的勞動力缺口。
所以黑人人數是東非戰爭的一個重要數據指標,不過黑人統計和東非國民統計是分開計算的,屬於非國民人口。
而去年開始,東非就已經著手相關統計工作,人口意味著戰爭潛力,黑人也是東非戰爭潛力的一部分。
當然,這也和東非的國策有關,東非的國策之一就是“騰籠換鳥”,黑人數量是最直觀反映這一政策的標準數據。
民政部大臣威馬爾向恩斯特報告道:“王儲殿下,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截止到1885年,我們國內黑人總數從八十年初的1950多萬減少到1490多萬人,其中按照年齡被淘汰出口的總共210多萬。
奧斯曼帝國依然是主要買家,包括北非等名義上依然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區域,總共是35萬左右,中亞和其他阿拉伯地區,包括波斯是20萬左右,美國因為上一次和我國交惡,奴隸貿易受到限製,隻有10餘萬左右。
巴西這五年成為東非黑人第一大目的國,總共超過83萬,剩餘部分主要在拉美各個國家平攤50萬左右。”
第(1/3)頁
第(2/3)頁
這是東非在過去五年“黑奴貿易”的主要數據,兩百萬年紀達到標準的黑人被東非銷售掉。
“其中有72萬人被我們流放到西非地區,這部分人口,大多是有所缺陷,以至於其他國家不被接受。”
這72萬人,實際上就是老弱病殘,東非自然不會養著一批閒人,而且這72萬人也沒有辦法銷售,所以隻能政府花點力氣送往西非,隻要不死在東非境內,也就眼不見心不煩。
“最後,也就是在東非被消耗掉的黑人勞工,包括壽命短,疾病,體力勞動量過大,被野生動物襲擊等等,各種原因造成的自然損耗,差不多是170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