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們的海岸線隻有巴西沒有破萬,但是巴西隻有大西洋沿岸的海岸線,卻隻比東非少一千公裡左右,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放在前世,東非的海岸線(僅本土)長度隻能排在世界第十五的位置,在墨西哥(9330公裡)之後,意大利(7600公裡)之前。
當然,東非也不必妄自菲薄,東非的海域條件不能單單隻看海岸線長度,綜合考慮放在世界上也屬於名列前茅的水平。
單單直麵兩大洋這個特點就足夠讓人羨慕嫉妒恨,就比如德國海岸線其實也不短,在三千公裡左右。
如今的德國不是前世二戰後被閹割的版本,東普魯士還在手上,所以比前世海岸線要長,在東非的三分之一左右。
但是德國海軍被困在波羅的海之內,十分憋屈,奧匈帝國亦是如此,僅克羅地亞地區的海岸線就超過一千八百公裡,算上威尼斯,斯洛文尼亞也有三千公裡左右,但是也憋死在亞得裡亞海之內。
所以東非的海岸線優勢也是十分明顯的,這一點在東英海戰中就得到體現,除了索馬裡地區不易防守以外,借助海洋天賦,東非能夠和英國海軍進行周旋。
現在東非的短板是缺乏印度洋區域內的海島作為戰略支點,這樣東非的國家安全能夠更上一層樓。
不過目前印度洋上的主要海島都已經被英法兩國控製,東非除了近海的島嶼以外,隻有一個科摩羅群島勉強夠看。
思維特在一旁分析道:“王儲殿下,海岸線長度受到沿岸地形的影響太大,這一點對於我們而言是無法改變的,不過我國在奪取安哥拉以後,基本上已經彌補了海洋上的劣勢,未來補齊西海岸的港口基礎設施,我國商船和海軍基本上可以暢通無阻的在印度洋和大西洋航行。”
“嗯,說的不錯,不過我們現在就應該行動起來,而不是等到日後,現在羅安達,本格拉等港口已經可以擴大開發,先把兩地重新運作起來。”恩斯特手指著安哥拉地圖說道:“雖然我們奪得了安哥拉的土地,但是統治上不穩固,所以應該優先解決西海岸的這幾個重點沿海城鎮,然後再慢慢對內陸地區進行消化。”
第(2/3)頁
第(3/3)頁
“未來的卡賓達,羅安達應該是能比肩達累斯薩拉姆,蒙巴薩的東非國際性口岸,所以對這兩地的開發優先於安哥拉其他地區。”
“至於安哥拉內陸,讓鐵路部門動起來,先修兩條鐵路,一處從芒古市(讚比亞西部城市)直達羅安達地區,一處從盧本巴希直達卡賓達地區。”
這其實屬於中央鐵路西部的兩個方案,其實還有第三條方案,那就是本格拉鐵路方案,不過現在東非最有優先考慮的是鞏固東非在安哥拉地區的統治,尤其是卡賓達這個西海岸的起點地區。
對於這一點可以參考莫桑比克,在占領莫桑比克之後,東非對莫桑比克的安全問題就並不擔心,莫桑比克三麵被東非包圍,落入東非手中後,想跑也跑不掉。
當然,在恩斯特的計劃中,卡賓達的地位被無限拔高,實際上之前的卡賓達僅僅是葡萄牙人不太重視的一座安哥拉邊陲小鎮。
但是恩斯特深知卡賓達的潛力,作為整個東非石油最富集的區域,卡賓達一地就可以解決未來東非近百年的能源安全問題。
這並不是誇張的說法,未來二十世紀,東非隻要能夠有效利用卡賓達的石油資源,完全可以滿足東非的大部分需求。
而東非又不可能隻依靠卡賓達一地的石油資源,對境內其他區域的勘探也不會少,再不濟也可以出去“搶”。
這一點東非有天然優勢,世界上的石油主要分布在中東,東非到中東之間可沒有馬六甲或者蘇伊士運河這樣被遏製的通道,隻要東非槍夠利,再不濟也能保障未來本國石油安全問題。
而且拋開中東,北非和西非的石油資源也不差,而這兩地,未來東非海軍從西海岸出發,可以直達西非的幾內亞灣,北非更是直接和東非陸地相連。
(本章完)
/body/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