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赫爾維因已經過了最佳學習年齡,他又是通過軍功進入東非政府工作的,所以在區域治理上極其依賴這些專業人士。
說到這裡,就算赫爾維因學識不多,也基本能聽懂了。
“說的再簡單點,就是要適度對當地資源進行開發,這樣才能細水長流,而不是竭澤而漁。”
“而我提到這兩點,都是為了保證當地氣候不會因為過度農業開發而發生改變,如果因為過度農業開發,而導致水土流失,降水量減少,土地荒漠化等問題,對於當地已經建成的農業生態是毀滅性的打擊。”
在赫爾維因聽來,剛才摩爾斯的話就好像在批判東非農業開發中對當地生態的破壞,畢竟農田和水利開發過程中確實有大量森林和草原被消滅,取而代之的則是大麵積農田。
至少和基蘇木,姆萬紮,布瓊布拉三地相比,沒有明顯差彆,因為東非工業起步晚,即便是中部地區淘汰的落後產業,頂多也就二三十年曆史。
“所以我的意見是最好能保證地區維持其在原始狀態下的森林,植被情況,這樣才不容易出現問題,通俗而言也就是儘量維持當地的生態平衡,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改造當地的農業。”
看著赫爾維因等東非官員一臉不解的表情,摩爾斯隻能解釋道:“我也就不繞彎子了,我的農業發展打針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一是要恢複必要的森林或者植被,至於什麼是必要的,這就需要因地製宜了,就比如有一些降水量偏少的地區,就不適合大規模開發耕地。二是多建設水庫或者保護當地的水域,通過我在當地長達數年的研究,水庫越多,對區域內的農業發展越有益,當然,我們本來就在大湖沿岸,所以沒必要大費周章,做好相關水利設施建設即可。”
坎帕拉市農業局局長赫爾維因問道:“摩爾斯先生,你的意思是我們對當地的農業建設是不利的麼?”
當然,東非對大湖區的定位就是東非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對當地工業和東非其他區域相比本來就並不算重視。
畢竟這一輪的技術和產業升級主要是在原本的工業和科研相對發達或者沿海地區展開,基蘇木和姆萬紮這種內陸城市暫時還沒有這個待遇。
當然,作為大湖區的第四大城市,坎帕拉正在加速發展,縮小和其他城市之間工業的差距。
第(2/3)頁
第(3/3)頁
而坎帕拉工業發展的機遇來自兩個方麵,一個是區域內和相關地區經濟發展為坎帕拉提供了市場和原材料,一個是中部地區對北方地區的落後產業轉移。
這也是目前東非國家的現狀,東非雖然已經建立較為完善的教育體係,並且培養出大量基礎人才,但是這個體係也不過近幾年剛剛成熟。
所以作為北大湖省省會,坎帕拉的產業結構中,農業以及相關產業依舊占據優勢。
而此時,坎帕拉市農業和林業部門就在針對優化本地區農業建設進行相關討論。
坎帕拉市是北大湖省省會,由東非政府在1871年開始投資建設,目前已經成為大湖沿岸有名的高原水鄉之一,這也就意味著當地的農業比較發達。
同時坎帕拉是北方鐵路沿線上的重要城市,借助大湖可以直接和基蘇木市等大湖沿岸城鎮實現物資和人員上的互通有無,是北方鐵路上的第四大城市。
摩爾斯:“不錯,重點就是適度,這一點在亞洲地區體現的最為明顯,我就拿中東的兩河流域舉例,在古代,兩河流域催生了古巴比倫等比較成熟的文明,而隨著人口增加,兩河流域居民對當地的過度開發,使得流域氣候變得越發乾燥,森林退化,荒漠吞並農田,很多區域逐漸不再適合農業生產。”
而在此前,東非政府的官員主要以赫爾維因這種低學曆人員為主流,而等到具有更高學曆和知識水平的人才對東非政府進行替換還要等差不多十到二十年時間。
當前東非工農業發展模式還是比較粗獷的,所以赫爾維因這類人勉強也夠用,等到東非工農業進一步發展,就需要更專業的人員來進行管理了。
(本章完)
/body/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