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doctypehtl
head
metacharset="utf-8"
titlebookchapterlist/title
/head
body本次東非開國大典賺足了各國外交人員的眼球,不過也僅此而已,等今天的情況傳遍東非,估計熱度也就消散了。
這種熱度頂多在歐洲小範圍傳播,而且是通過本次參加閱兵觀禮的外交人員向其他國家高層傳播,這是無法避免的。
但這也符合東非的利益,民間情緒同樣能影響政府決策,就比如葡萄牙,如果沒有葡萄牙民眾的積極反對,那南非戰爭的影響早就結束了,如今葡萄牙政府說不定都和東非建立外交關係了都說不定。
各國外交人員通過本次閱兵對東非陸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光從閱兵情況來看,東非陸軍在組織能力,紀律性,武器裝備都符合世界強軍的特征。
所以坐擁東非國防軍的東非,在整個非洲大陸沒有敵手,域外國家也不可能有跨海和東非打地麵戰爭的想法。
至於東非海軍的數據其實一直都讓人很安心,但東非海軍走的是精兵路線,同樣不能小覷,至少維護東非近海的實力還是有的。
在開國大典結束後,很多有心的外交官已經開始向國內描述本次東非閱兵所透露的軍事情報。
德國大使布爾斯在信件中寫道:“通過本輪閱兵和南非戰爭時的過期數據,可以推斷東非全國常備軍力至少常年維持在二十萬左右,其國土麵積龐大,所以陸軍規模肯定在美國之上,而本次閱兵人數就達到八九千人規模,這樣的動員能力對東非而言,顯然是十分容易做到的。”
八九千人不算太多,但也足以達到德國陸軍的四十分之一左右,所以在布爾斯看來,東非常備陸軍至少在二三十萬規模才算合理。
他蘸了蘸鋼筆水接著寫道:“但東非國防壓力顯然也要小於歐洲諸國,所以軍隊數量不可能達到歐洲各個陸軍強國標準,這一點從東非的武器裝備方麵可以得到一些反映,其槍炮裝備數量絲毫不遜色帝國陸軍,而東非並不是太富裕的國家,所以其軍隊配置在精不在多。”
對於布爾斯所說,東非不太富裕的論點,沒有太大問題,作為一個整體,東非目前還是一個農業國家,收入水平自然無法和歐美的工業化國家相比。
但東非政府顯然也和歐美國家政府不一樣,東非政府手握大量資源和產業,所以要論政府的富裕程度,東非政府恐怕還在各國政府之上,這也意味著東非政府的資源整合能力要強於傳統國家。
而資源整合是有利於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尤其是在推動軍事工業發展領域具有很大的益處,所以東非雖然軍隊規模和德法,但軍隊實際支出絲毫不遜色各國。
第(1/3)頁
第(2/3)頁
“東非軍人狀態飽滿,以本次閱兵和東非民眾日常生活狀態來看,東非軍隊在餐飲方麵絕對不會差,加上東非義務教育體係十分完善,所以可以推斷東非兵員素質甚至可能達到甚至超出我國水平。”
布爾斯的這種想法很可能來源於東非的義務教育時間更長,所以理論上東非的兵員素質比德國要高。
這肯定沒有問題,但東非義務教育體係雖然規模更大,受教育時間更長,但東非義務教育的質量是很差的,至少在同一級彆教育,東非是不如德國的,不過東非仗著人海戰術,也能抵消一部分教育質量上的差距。
對東非而言,教育質量的下限低沒有太大問題,但在東非需要的人才方麵必須是富集的。
“……以我之見,未來東非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商業,文化,政治交流國家,其軍事,尤其是陸軍層麵的合作應該加強,如果能成為我國臂膀,未來爭奪世界之權力是大為有利的。”
至此,布爾斯的信件也就結束了,他喝了一口茶,對仆從說道:“把信件發往國內吧!”
實事求是的說,東非本次閱兵所展示的軍事實力,和南非戰爭時期沒有太大變化,但能引發布爾斯的重視也並不奇怪。
畢竟在軍事發展雖然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大的變動,但在周期內的穩定也是常事。
自從普法戰爭到今天,尤其是在陸軍裝備領域,除了私藏的東非以外,其他各國其實沒有太大變化,無非是對槍,炮等傳統武器做出細微的調整,真正的軍事裝備競賽反而集中在海軍方麵。
當然,這是對處在第一梯隊的國家而言,像很多落後國家和地區,確實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就比如西非腹地還在使用冷兵器甚至原始兵器的非洲土著。
而布爾斯的著重點,則在於近十年來東非國防軍的變化情況,畢竟距離南非戰爭已經過去十年,十年時間完全足夠一個國家軍隊腐化了。
而本次閱兵儀式就是考察東非軍隊是否還維持戰鬥力的重要參考,至少從表麵上來說,東非陸軍依舊保持著良好的精神麵貌和紀律性,這對於想拉攏東非的德國而言就足夠了。
畢竟誰都害怕未來自己的隊友拖後腿,就比如奧匈帝國軍隊,德國一直都知道奧匈帝國軍隊問題多,可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奧匈帝國在另一個時空裡,軍隊會如此拉胯,甚至連塞爾維亞一個小國都無法輕易應對。
第(2/3)頁
第(3/3)頁
前世德國找隊友的能力確實堪憂,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會對隊友和敵人進行考察,就比如前世德國判斷英國軍事衰落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布爾戰爭中英國的糟糕表現。
現在因為東非的原因,原本應該在這個時間段的布爾戰爭沒有了,英國人也不會出更大的洋相,也不知道會對德國政府產生什麼判斷力上的影響。
所以說,在南非戰爭之中吃了大虧的英國人應該“感謝”東非,東非在怎麼弱,也是人口千萬的大國,如果是被布爾人那種才幾十萬人的國家,甚至英軍人數與其相當,反而打不出好戰績,才是真丟人。
如果南非戰爭對英國威望的削減是五的話,那前世布爾戰爭對英國威望的削弱就是五十,甚至更高,等於東非為英國霸權延續了一定的生命。
大國之間的爭權奪利,往往都是從次要地區開始的,通過斟酌對方的虛實,最後發動致命一擊,前世德國就通過第二次布爾戰爭對英國進行試探,而摩洛哥危機則是對法國的試探。
就猶如二十一世紀,幾個大國通過中東,歐洲,蛋灣島,菲律賓等地區進行的前戲一樣,哪個國家露出的破綻越多,就在國際競爭中處在不利地位。
所以東非本次閱兵同樣有些類似的目的,東非海軍肯定不可能在海外和其他國家競爭,因為東非海軍不夠強大,容易出問題,一但翻車容易引發連鎖反應,對於已經擁有不少海外殖民地的東非是不利的。
所以通過陸軍秀展肌肉,是一個比較平和的手段,畢竟沒有任何國家敢在非洲大陸同東非進行一場戰爭,通過陸軍也可以反映東非軍隊依舊鋒利,斷絕一些國家的不好想法。
世紀之交,東非也需要不斷向外界釋放信號,那就是東非軍隊尚且能戰,這樣才能在日益糟糕和惡劣的國際環境中維持中立,在不通過戰爭的情況下,隻能通過閱兵或者演習來實現這個目的。
(本章完)
/body/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