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doctypehtl
head
metacharset="utf-8"
titlebookchapterlist/title
/head
body要知道此時的日本鋼鐵產量隻有十萬噸左右,而遠東帝國可能隻有兩,三萬噸水平,這就可以看出比利時鋼鐵產量的恐怖之處了,而毫無疑問,比利時的鋼鐵很大一部分都是出口給法國。
比利時本土煤礦資源豐富,鐵礦也基本可以滿足需求,而比屬剛果同樣有著較為豐富的鐵礦資源,兩者結合加上法國的需求,是當前比利時鋼鐵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當然,比利時殖民地的鐵礦也是東非進口鐵礦的重要來源之一,卡賓達鋼鐵產業就比較依賴比屬剛果的鐵礦。
“目前我國鋼鐵產業發展方向,除了滿足基本的工業和民用需求以外,在特種鋼材方麵也得到長足發展,在一五計劃期間,鋼材冶煉技術不斷取得進步,多種合金鋼實現大規模量產,為我國國防工業以及船舶製造業等行業提供了堅實基礎,在質量上迅速追趕其他國家。”
20世紀初,鋼鐵產業正在發生重大變革,除了鐵礦在鋼鐵產業中地位超過煤炭以外,合金鋼大量生產也是重要特征。
合金鋼就是加入了鉻、鎳、鎢等元素的鋼材,加鉻可以增加鋼材的硬度與彈性,加鎳可以增加抗腐蝕、增加降伏強度,加鎢後鋼鐵不但強度增加,還抗腐蝕,耐熱耐磨,鋼鐵中增加多種原料更能大幅度提高鋼鐵性能。
合金鋼製造的大炮可以承受更高的炮管溫度,更大的炮身膛壓,發射藥也可以更多,炮身口徑也進一步加強,鋼鐵火炮因此加快進入了巨炮時代。
而在該領域的佼佼者就是德國,德國鋼鐵產業雖然在規模上難以超越美國,但是情況技術突破和人才優勢,德國鋼鐵質量飛速發展,開始超過英,法等國家,這也是前世一戰德國火炮和步槍性能的重要保證。
就比如萊茵金屬公司率搶先製造出了鎢鋼火炮,在一戰中把協約國甩在了後麵。
東非在合金鋼方麵發展也比較迅速,東非早在八,九十年代就開始布局材料研發領域,而這些布局的成果在一五計劃期間得到大量應用,鋼鐵行業就是受益者。
而且東非在該領域本來就擁有資源上的優勢,在九十年代,東非就已經是錳和鉻的世界第一大生產國,擁有豐富的錳和鉻儲量,鎳,鋅,鎢,銅,鋁,稀土資源等也不缺乏。
這為東非合金研究創造了良好的基礎,除了應用在鋼鐵產業生產特種鋼材以外,東非還有銅合金,鋁合金等領域的巨大突破,甚至恩斯特自己都不敢保證現在東非和德國誰才是世界合金領域的最強國家。
第(1/3)頁
第(2/3)頁
東非重視新材料研發自然是受了恩斯特影響,加上東非的資源和人才優勢,這也使得進入20世紀,東非材料領域進入爆發期。
很多成果早就在東非的各個實驗室得到實現,而一五計劃,工業發展則是加快這些提前布局的科技成功應用於工業生產。
“鋼鐵產業的發展,同時助推了鐵路,造船業,電力,汽車製造業等工業的發展,對於國防工業尤其重要。”
“陸軍使用的槍炮,海軍的艦艇對於特種鋼材的需求旺盛,大大提高了我國武器裝備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包括德國,奧匈帝國在內很多國家也大量進口我國特種鋼材,現在我國鋼鐵產業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已經不遜色於絕大多數國家。”
“這使得一五計劃期間,我國鋼鐵產業不僅實現了滿足本國工業發展需求,同時開始走出國內,邁向國際市場。”
“當然,我國鋼鐵產業也麵臨著新的挑戰,雖然鋼鐵產業加速發展,但是和美國,德國相比依舊有著較大差距,尤其是在產能方麵。”
這其實是正常現象,美國和德國工業化程度都大幅度領先於東非,對鋼鐵的需求自然也要大於東非,所以決定東非鋼鐵產量的根源性因素還是本國工業化程度。
當然,以東非的人口而言,美國或許還有可比性,德國在1900年人口都沒有達到五千萬,東非人口幾乎是德國的二倍,但是鋼鐵產量上卻呈現相反的結果。
“德國的鋼鐵產量已經接近一千萬噸,而美國更是接近一千九百萬噸,要知道我們東非上一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我國人口比美國還要多將近一千萬,更是比德國多了將近四千萬,所以理論上來說,東非的鋼鐵產量應該在美國和德國之上,但是事實正好相反,所以我國鋼鐵產量在一五計劃期間得到飛速發展,但這並不是我們沾沾自喜的理由,反而應該以此為戒,爭取先超過德國,在超過美國的目標。”
“當然,在此前,我們鋼鐵產量雖然無限接近英國,但英國依舊排在我國之前,所以一五計劃結束前,我國鋼鐵產業應該持續發力,在1905年之前實現對英國的正式反超。”
“而二五計劃期間,我國鋼鐵產業要以德國為主要目標,爭取在下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超過德國。”
對於工業部門的雄心壯誌,恩斯特並沒有多言,不過在恩斯特看來,想要在二五計劃期間超過德國還是比較困難的。
第(2/3)頁
第(3/3)頁
因為德國鋼鐵產業也在快速發展,可能增速不如東非,但是想在五年之間實現反超很有難度,這要求二五計劃期間東非的鋼鐵產量再次翻一倍差不多,就算突破一千萬噸大關,恐怕也很難追上。
當然,恩斯特對於東非頭兩個五年計劃雖然寄予厚望,可也不至於太過熱情,想實現蘇聯頭兩個五年那種驚人成績,對於東非而言是十分不現實的。
首先就是時機不對,蘇聯頭兩個五年計劃遇上了資本主義難得一見的最嚴重危機,這個機遇期很重要,而在東非頭兩個五年計劃期間,顯然沒有這種機遇。
當然,東非也不是沒有機會,前世除了資本主義世界大危機以外還有沒有這種規模的機會,答案是有的,那就是一戰和二戰,所以說美國人的運氣遠比蘇聯要好的多。
蘇聯雖然在頭兩個五年計劃中獲利不少,可二戰直接對蘇聯造成了毀滅性打擊,當戰爭結束時,蘇聯原本就不富裕的輕工業可以說基本上完蛋了,城市也被炸為一片廢墟,青壯年人口大量犧牲在戰場上,可以說蘇聯的兩個五年計劃很多成果和二戰抵消了,反觀美國則通過兩次世界大戰賺的盆滿缽滿。
所以恩斯特領導的東非想要利用世界大戰的重大發展機遇,那東非本土就決計不能卷入戰爭的旋渦之中去。
而根據前世一戰發生的時間推算,差不多是東非“四五”或者“五五”計劃期間,而之前的工業計劃,在沒有重大曆史機遇的情況下,工業計劃絕對不能指定的過於激進。
所以想要二五計劃期間鋼鐵產量超越德國很不現實,東非還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製定合理的工業發展目標,不過現在一五計劃都尚未結束,恩斯特自然也不想打擊政府人員的積極性。
一五計劃整體上取得的進步對於東非而言還是十分巨大的,主要還是因為之前東非工業水平較低,所以進步空間大,但是絕不能因此而太過樂觀。
/body/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