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doctypehtl
head
metacharset="utf-8"
titlebookchapterlist/title
/head
body當然,這也是說不定的事,畢竟一個國家要考量的問題很多,尤其是英國這種掌握世界霸權的國家,如果能合作,東非自然願意接受這種結果,如果達不成目的,東非也不會太在意,畢竟十幾年過來,東非已經習慣了。
恩斯特接著說道:“最後一個事項,也是本次和英國協商的重點之一,那就是儘可能從英國手中獲得一處印度洋區域的海外據點,這是帝國關於印度大戰略的重要一環,如果能通過本輪談判實現這個目的,就算多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可以接受的。”
默爾克皺著眉頭問道:“殿下,關於這一點英國人應該不會同意吧?就算英國同意,他們也不可能會從自己手中劃一處好地方給我們。”
恩斯特點點頭說道:“這一點我也考慮過,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印度洋沿岸,除了我們和法國以外,其他地區幾乎被英國直接統治,或者間接影響。”
“所以我們作為一個印度洋為核心利益的國家,想在印度洋拓展我們的影響力,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和英國協商來達到這一點。”
“至於英國是否願意,這件事的主動權在我們,想讓我們在海軍方麵妥協,英國自然也要拿出誠意,至於是否是爛地,那就要看接下來和英國人的討價還價了。”
東非官員們也認同恩斯特說的這一點,沒有什麼不能談,如果不能談那就是東非發展的還不夠。
思維特說道:“英國在印度洋沿岸的勢力,大致可以分為四處,首先是紅海沿岸,接著是波斯灣沿岸,然後是印度,最後是南洋區域,當然,澳大利亞也在其中。”
“印度和澳大利亞作為英國核心殖民地,我們肯定不能打這兩地的主意,至於其他幾個方向,也隻有波斯灣沿岸或許有些可能了。”
南洋地區,事關馬六甲海峽這個世界級海上通道,英國人肯定不會放手,而紅海沿岸,英國人根本就不敢把東非放進來。
一直以來,東非和歐洲貿易的主要航線就通過紅海來實現,雖然這些年東非西海岸經濟已經發展起來,但是東非最重要的中東歐市場,從地理上繞不開地中海的兩處節點,分彆是英國控製的直布羅陀海峽,以及紅海航線。
雖然紅海航線周圍勢力錯綜複雜,但是關鍵的蘇伊士運河以及曼德海峽都在英國控製中。
而假設東非控製了穩定進出地中海的通道,那對於英國的戰略布局絕對是一場災難,所以英國人肯定不會放手。
第(1/3)頁
第(2/3)頁
至於原因,簡單想一想就十分明了了,如果東非控製穩定進出地中海的通道,那東非就能在和歐洲各國的貿易和交流保持獨立性,而且是繞開英國的情況下。
而縱觀當下全世界,除了東非以外,德國還有奧匈帝國,這三個國家都帶著德意誌屬性,德國是正牌德意誌國家,而奧匈帝國中奧地利話語權占比高,至於東非雖然因為國民結構原因不夠純粹,但也是無可辯駁的德意誌國家。
如果東非掌握了紅海航線,能夠自由進出地中海區域,那世界上的德意誌國家就能從北歐到地中海,再到非洲大陸連成一片。
在世界局勢日益緊張的今天,其他國家肯定都不希望出現一個“怪物”,這個“怪物”如果誕生,那就可能將整個世界一分為二。
而且,如果東非或者德國,奧匈帝國掌握了紅海航線,也就意味著歐洲局勢的失控,東非本就體量龐大,掌握著世界上大量戰略物資,像糧食,棉花,橡膠,各類礦物。
如果德意誌國家合流,在得到東非源源不斷物資支持後,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戰爭潛力將直接上一個台階,幾乎大宗的戰爭物資都不會缺乏,搭配上德意誌充沛的武德,恐怕歐洲格局都將為之改變。
對於這個場麵,東非政府自然也“幻想”過,如果能掌握紅海航線,東非完全不介意給德國和奧匈帝國增加一些戰爭的底氣。
而反過來,英國人肯定也知道紅海航線的重要性,同樣英國政府肯定也能看到紅海航線如果落入德意誌國家會對英國造成什麼樣的危害。
隻有牢牢將紅海航線控製在手中,德意誌國家才不會合流,一個橫貫歐洲和非洲大陸的“怪物”才不會被英國人釋放出來,這不僅是英國的想法,包括法國,沙俄等等都是如此。
至少在近年來,英國和法國在紅海沿岸的支出就明顯增加,而兩國防範的是誰不言而喻,就是東非。
當然,紅海航線的特性也使得英法對東非的封鎖是比較成功的,紅海有兩個命門,蘇伊士運河和曼德海峽,不管哪個控製在手裡,東非都不可能衝入地中海。
如果到了最危急的時刻,英國和法國政府也完全有能力將蘇伊士運河直接炸掉,讓這條世界主要貿易航線癱瘓。
紅海航線的雙保險,讓英國對紅海航線的控製能力大為提升,海軍在紅海狹長的空間裡幾乎發揮不了太大作用,而東非想從陸地奪取紅海航線控製權,難度也很大,主要是紅海兩岸的陸地交通實在有些困難,不僅地形複雜,而且沙漠遍布,並不適合大規模部隊開展活動,而英法通過地中海的便利條件,可以有效支援埃及等紅海沿岸國家。
第(2/3)頁
第(3/3)頁
事實上,隻要保證埃及不落入東非手中,那英法兩國有的是辦法和東非周旋,當然,以上設想的前提是東非站在德國陣營。
實際上東非如果真加入歐洲戰局,那戰爭的走向還真不好說,但東非顯然不想輕易開啟戰爭,尤其是在東非如今經濟快速發展階段。
而且參與戰爭的風險也不是東非能承擔的,如果贏了還好說,輸了東非就難受了。
實際上這也是東非政府內部對戰爭的一種悲觀態度,東非目前的地理位置和國力,就天然不適合參加歐洲戰爭。
主要的海上通道都控製在英國人手中,東非想從英國人手中奪取這些海上通道難度非常大,假設東非沒有在預定時間內奪取海上通道,而德國和奧匈帝國戰敗,東非就有可能麵臨被圍毆的風險。
雖然前世德國在一戰中表現出以一當五的氣勢,但是誰又敢說這個時空的德國還有這樣的運氣,運氣對戰爭同樣重要,萬一因為一場大戰役的失誤,德國就提前失敗了呢!
這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的事,前世一戰就打成了僵持的局麵,德國和法國在前線穩住了局麵,從而使得德法變成了絞肉機,而這種僵持正說明德國在軍事上對法國其實沒有形成碾壓優勢。
當然,除了這些因素以外,東非最主要的還是考慮美國和俄國兩個國家有可能背後摘桃子。
美國就不需要多說了,美國的想法幾乎和現在東非政府的想法一致,大致思路都是先觀望,而前世俄國的表現在恩斯特看來也是一個不穩定因素,雖然說因為內部政變,俄國退出了戰爭,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俄國沒有能力重新加入,畢竟英,法如果被打急眼了,完全可以許諾俄國新政權無法輕易拒絕的利益。
/body/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