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doctypehtl
head
metacharset="utf-8"
titlebookchapterlist/title
/head
body在東非進入三五計劃,繼續發展本國工業的時候,世界的其他地區並不太平,尤其是歐洲各國的矛盾日益尖銳,其中尤其以英,法,德三國間的博弈最為突出,次要矛盾則體現在奧匈帝國和俄國之間對巴爾乾半島話語權的爭端。
奧匈帝國和俄國的國內問題尖銳,這也使得奧匈帝國和俄國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薄弱的環節。
是的,奧匈帝國也被恩斯特列入和俄國同等的存在,這一點從前世一戰的結果就可以看出來,俄國國內發生了政變,但新政府好歹保住了大部分利益,而奧匈帝國直接被肢解,奧匈帝國才是貨真價實的一戰最大輸家。
所以說奧匈帝國和俄國可以說是棋逢對手,而兩國在巴爾乾半島的爭端又由來已久,是天然的競爭對手,如果兩國的老冤家奧斯曼帝國沒有衰弱,或許可以在中東歐再湊一桌“鬥地主”,同西歐英,法,德三國集團形成歐洲的兩大牌局。
相較於原曆史,自從意大利統一失敗之後,奧匈帝國實際上比曆史同期要強的多,至少西部意大利這個威脅不複存在,能讓奧匈帝國抽出更多精力同俄國在巴爾乾半島上競爭。
在日俄戰爭之後,俄國可以說丟了大臉,這讓奧匈帝國在巴爾乾半島上的氣焰更加囂張,不過總體來說,俄國瘦死駱駝比馬大,對於奧匈帝國這個老對手,俄國也並不放在眼裡。
……
1911年4月7日。
奧匈帝國波斯尼亞地區西南部,莫斯塔爾市。
今天莫斯塔爾市的一項重大工程完工,由東非支援建設的莫斯塔爾水電站在內雷特瓦河上落成。
剛剛成立不久的莫斯塔爾水電公司總經理克爾來夫,在建成的莫斯塔爾水電站大壩前,高興的說道:“莫斯塔爾水電站建成,將成為我們市新的經濟發展引擎,為我們市的電力供應以及工業發展提供幫助。”
克爾來夫是典型的東非人,也是東非在波斯尼亞地區商業群體的代表之一,而他的員工大多數都是本地人。
隻不過和波斯尼亞其他地方不一樣,莫斯塔爾的本地人顯得十分奇特,因為當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是華人,還有百分之十七的克羅地亞人,最後是百分之三塞爾維亞人。
所以克爾來夫麵前參與莫斯塔爾水電站建設的工人裡,除了極少的東非技術人員以外,主要以華人為主,並且有少量的克羅地亞人。
第(1/3)頁
第(2/3)頁
而原本莫斯塔爾市的三大族裔,分彆是奧斯曼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
莫斯塔爾市曾經是奧斯曼帝國經營的邊境軍事重鎮,而在奧匈帝國控製波斯尼亞地區後,黑興根財團通過當時駐莫斯塔爾的奧匈帝國軍隊“合作”,將這座原本帶有奧斯曼特色的城鎮,徹底實現了去“綠化”,並且,黑興根財團成為當地最大地主,進一步從遠東帝國引入移民輸入到整個內雷特瓦河下遊河穀地區。
當然,當時東非向當地輸入的遠東移民其實屬於“黑戶”,大多數以黑興根財團雇傭的勞工形式在當地“安家落戶”。
早期東非在內雷特瓦河下遊河穀主要經營農業,當地屬於地中海氣候,並且有充沛水源,遠東移民在黑興根財團安排下,在當地開拓農場和種植園,當時遠東移民事實上類似俄國的農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