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doctypehtl
head
metacharset="utf-8"
titlebookchapterlist/title
/head
body第二次摩洛哥危機也可以稱為阿加迪爾危機,恩斯特對這段曆史並不算熟悉,不過能給自己留下印象說明還是比較重要的。
之後幾天,歐洲的東非情報係統,不斷向東非本土傳遞本輪危機下德國和法國的動態。
“德法兩國輿論中民族情緒高漲,雙方部隊有向前線集結痕跡,德法可能開戰!”
這是阿加迪爾危機爆發後第二天傳回來的消息,這讓東非政府,尤其是恩斯特感覺比較頭疼,在恩斯特心裡是不希望此時歐洲打起來的。
因為當前階段,東非還沒有做好應對歐洲戰爭的準備,實際上從二五計劃開始,恩斯特就開始準備應對歐洲戰爭爆發,並且調整了當時國防工業和輕工業發展的一些指標。
但是三五計劃才是恩斯特為了應對歐洲戰爭爆發,大規模轉型本土工業發展的開始。
在東非政府設想中,如果歐洲幾年內爆發大戰,那東非本土工業將適應歐洲戰爭狀態下進行大規模生產活動,來滿足歐洲各國的訂單需求,以及快速向歐洲之外的世界市場擴張。
但是,三五計劃剛剛開始,東非很多企業還沒有完成轉型工作,這個時候歐洲爆發全麵戰爭的話,東非最後獲得的利益將會大打折扣。
所以為了歐洲的“和平與穩定”,恩斯特下達命令:“向德國和法國政府發出質詢,試探兩國政府態度,並且儘可能勸說兩國政府不要輕舉妄動。”
德法必有一戰,東非也希望這一戰爆發,並且蔓延到整個歐洲,但是東非不希望歐洲的全麵戰爭這個時候爆發,至少等東非工業基本調整完畢後,才是東非政府最想看到的。
隨著恩斯特的命令,東非外交部迅速作出反應,開始遊走於德國和法國政府之間。
而這個時候,除了東非比較緊張以外,歐洲大陸上的國家也感覺風雨欲來,而英國在本輪外交衝突中,顯得也比較不知所措。
這一點從英國的輿論層麵可以得到體現,在德國和法國相互口誅筆伐,並且有大打出手跡象的時候,英國輿論卻難得沉默。
這和東非輿論類似,東非除了政府層麵比較緊張以外,民間其實沒有太大反應,畢竟東非遠離歐洲,就是歐洲真爆發全麵戰爭對於東非普通人來說也是無關緊要的事。
但是英國的輿論沉默就大不一樣了,英國雖然也不在歐陸,和歐陸隔海相望,但是距離太近,歐洲形勢變動殃及池魚的可能性相當高,所以這個時候,大多數國家摸不清英國政府的心思如何。
第(1/3)頁
第(2/3)頁
7月5日,德國政府終於對東非做出明確回應,不過德國政府的回應卻讓恩斯特感覺很無語。
外交大臣弗裡爾向恩斯特彙報道“德國這次政治行為上,投機成分居多,根據德國官員的透露,他們傾向於和法國談判,從而在法國那裡訛詐到一些海外利益,來彌補德國的損失。”
德國的損失是什麼?說清楚一點就是被德國現在所宣傳的涉及德國利益的摩洛哥,而德國這麼說,顯然是不打算和法國政府再爭奪摩洛哥的主導權。
其實從實事求是的角度來說,德國這次在摩洛哥的舉動就有些無理取鬨的成分,因為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時候,德國就已經和法國暫時達成了共識,算是默認了法國在摩洛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