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和地方政府畢竟是兩個係統,當然,莫斯塔爾也是有地方軍隊存在的,但是現在莫斯塔爾地方軍隊已經開往前線,並且被波蒂奧雷克組成了新的德語軍團,區彆於奧斯曼人和克羅地亞人,塞爾維亞人組成的軍隊。
莫斯塔爾以及下屬區域可以說整個波斯尼亞地區唯一實現德語普及的地區,即便當地的克羅地亞人也在教育,行政,語言環境等因素影響下以德語為日常口語,可以說是奧匈帝國境內最德意誌化的斯拉夫人。
而波蒂奧雷克組建的德語軍團由三個團組成,其中一個團是在斐迪南大公遇刺後臨時組成的,大約一萬人左右,差不多一個旅的兵力。
至於前兩個團,則是按照奧匈帝國兵役製度在戰前就組成的,因為內雷特瓦河人口較多的原因,所以在波斯尼亞地方軍隊中占比比較突出。
而奧匈帝國的中央軍,大致可以分為德語軍團和匈牙利語軍團兩個部分,像波斯尼亞地區能夠出現這種純德語軍團算是比較異常的情況了。
而現在莫斯塔爾作為波斯尼亞西南部的交通樞紐,集結了帝國境內來自威尼斯和奧地利兩個地區的軍隊。
這些軍隊可不受莫斯塔爾約束,所以才有莫斯塔爾議會上出現的一幕。
李越針對希佩爾議長的問題說道:“現在在莫斯塔爾的軍隊高達兩萬人,突然湧現出這麼多軍隊,對於我們的壓力很大,後續莫斯塔爾肯定還會繼續接受更多的軍隊中轉,所以我們應該規劃出一個軍事區域,將軍隊和市民隔離開來。”
莫斯塔爾是奧匈帝國支援塞爾維亞戰場的一個節點,所以隻要塞爾維亞方向的戰爭,肯定有更多的軍隊在這裡集結,然後輸送到前線。
在世界主要大國中,奧匈帝國的組織能力比較差,所以為了完成調度任務,軍隊不進行整合那隻是一群烏合之眾。
“這樣軍事行動,就不會對市區造成太大影響,當然,我們莫斯塔爾作為擁軍城市,也要為軍事區域做好配合工作,比如在軍事區域建設一批臨時消費場所,物資供應點,儘量減少士兵進入市區的頻率。”
第(2/3)頁
第(3/3)頁
“同時,由市政府派出人員,組成臨時機構,負責和軍方交涉,處理糾紛。而為了約束軍隊,我體係拿出一部分稅收,組建地方糾察隊,專門應對突發事件。”
克萊多維奇也補充到:“我看火車站北邊就適合作為兵營存在,畢竟帝國軍隊動員依賴鐵路係統,而莫斯塔爾火車站因為建設不久的原因本就距離市區有一定距離,這樣也有利於他們的調動。”
“隻不過一般軍隊肯定不願意去,畢竟那裡現在還是一大片未開發的森林,所以由市政府組織人員,將那片地方清理出來,同時建設一些臨時設施,包括硬化路麵,臨時營房,水電係統,公廁。”
“等後麵的軍隊進駐莫斯塔爾的時候,我們就把他們安排在那裡,這一切工作應該在三個月時間內完成,所以我們應該動員市民,快點行動。”
希佩爾:“很好,那就催促一下市政府來完成這些任務,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大家都可以提出來。”
莫斯塔爾議會的效率很高,僅僅在會議結束一天後,市政府就開始行動,準備在全域內實現軍民分離。
對於歐洲軍隊的紀律性和素質,怎麼防範都不為過,畢竟內雷特瓦地區可是波斯尼亞少有的富裕地區,放在整個帝國境內也能排在中上水平。
在莫斯塔爾行動的時候,內雷特瓦地區的其他地方,也在東非人的策劃下開始了戰爭動員。
莫斯塔爾畢竟是當地首府,奧匈帝國還是會派人盯著的,人多眼雜,很多事情不好開展。
所以東非在內雷特瓦地區的活動隻能在其他地方開展,根據東非政府或者說恩斯特對奧匈帝國的悲觀預期,內雷特瓦地區必須時刻做好前線戰事不利的準備。
畢竟內雷特瓦地區和塞爾維亞的關係可不怎麼樣,這裡對塞爾維亞人來說是徹頭徹尾的異族居住地區,並且還是奧匈帝國的戰爭幫凶之一,如果奧匈帝國前線戰事不利,那這裡很有可能變成戰場。
/body/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