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江南財閥和沈一貫並不清楚,高元輔依舊未曾出而視事,根子並不在於他不肯表現得更大度一些,而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京華內部在這短短半年間暴露出了太多隱患,他必須趁此“空閒”趕緊解決一下。
當然,順便也可以讓朝廷上下知道,沒了他高元輔,很多事情那是真的難辦。
先說京華內部吧。產業方麵的情況之前已經提過,倒是不必贅述,現在擺在高務實麵前的是另一部分。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過度擴張帶來的一些隱患。
由於高務實一貫的甩手掌櫃風格,京華在擴張的過程中其實壓下了很多事情沒有明確報告給他——從秘書處到內務部,似乎都認為這些事情無關痛癢,報與不報並不打緊。
什麼事呢?殺戮過甚。
軍事擴張本就是殺戮,但以往高務實一致認為,由於自己頒布了很多緩和政策,無論是南疆先進的稅製,還是服務於漢化的歸化戶籍製,都是如此。這些製度一方麵降低了當地百姓的負擔,一方麵又給了當地人才上升空間和渠道。在他看來,這已經足夠穩定新擴張地區的局勢,隻要時間一久,統治形成慣性,一切就順其自然了。
然而高務實這些天認真細讀以往的一些報告才發現,事情哪有那麼簡單!南疆這些年雖然總體局勢還算平穩,但實際上各種暴動、起義依舊源源不斷。即便規模不大,往往幾百上千人就敢跳出來扯旗造反,但架不住次數多、分布廣,幾大警備軍和某些地區的土司軍幾乎也沒怎麼消停,多年來一直在打打打。
事情到這也還沒什麼,高務實還是知道南疆時不時會有民變的。他以往不知道的是這些民變的最終結果——他收到的消息往往是簡報,而簡報中的說法很“傳統”,即用詞過於精煉。
比如說,安南金港某鄉村因為京華在當地的企業不斷發展聚集,需要擴大城區(包括工業區)範圍,臨近鄉民不滿京華的購地價格而聚眾作亂。
本來一開始隻有三個村子的村民聯手鬨事,但京華幾家涉事企業一合計,認為給出的價格符合老爺關於這類收購“不得低於當地市價”的要求,因此對當地村民采取強製措施,直接把地收了,銀子一扔就讓他們滾蛋。
這一下不僅當地村民大怒,連帶著周圍的鄉鄰也鼓噪起來,最終釀成了一次規模不小的暴動,參與暴動的隊伍達到七八萬人,甚至一度衝進工業區外圍,破壞了部分設施。
金港警備軍毫不含糊,立刻出動了兩個步兵協將暴亂主力擊潰,然後聯絡了黃氏土司,雙方分彆出擊,將暴亂剿滅。
以上這些情況乍一看沒什麼問題,實際上問題很大。首先,高務實的確有明令要求京華各部企業在收購廠區、礦山等資產時“不得低於當地市價”,但這個命令是有漏洞可鑽的。
老爺有令,不得低於當地市價?沒問題,老爺的話比聖旨還管用,小的們哪敢不遵守呢?不過嘛,這個“當地市價”是可以操控的啊!
我京華絕不用強,單靠經濟手段就完全可以把價值一萬兩的一塊地給打到隻剩三千兩,你服不服?更彆提還有盤外招——比如我找人散布傳言,說這地方風水不好,但凡住在此處便會妨主(一家之主),會家宅不寧,會祖宗不得超度……等等等等。
一通操作下來,這塊地的“錢景”就廢了。可是這種事有人信也有人不信,當地人首先感受到的就是虧大發了,於是自然與京華產生矛盾。然而京華的做法並沒有違背高務實的命令,下麵的警備軍也好,土司軍也罷,自然是站在京華企業一邊的,會強製要求執行買賣,於是矛盾激化。
其次,金港警備軍規模不小,但為什麼出動的部隊隻有兩個步兵協?因為高務實有規定,出動一個鎮以上的軍事行動分為兩種,一種是有計劃出兵,這種需要提前申請報批;另一種是應變式出兵,也就是戰端由他方所開,京華被動應戰,這種可以先出兵,但必須詳細報備。
一個鎮相當於後世理解的一個師,高務實隻能管到這一級,不可能如凱申公一般微操到機槍向左移動五厘米。因此,警備軍在實際操作中為了避免麻煩,就會刻意把出兵規模限製在一個鎮以內,非到萬不得已,絕不超過哪怕一個人。
這樣做還有彆的好處,比如當地顧委會(京華派駐各王國的“國策顧問委員會”)也會默許這種做法。道理很簡單,萬一老爺覺得“你這個地方怎麼老出事?”那豈不是說明咱們乾得太差了?
諸位,老爺震怒啊,咱們今年的考課懸了啊!
所以你看,顧委會也完全有動機配合警備軍。誒,一個鎮的兵力出動必須詳細報備,但我隻出了兩個步兵協,那就隻要上個簡報就好。
於是高務實收到的就隻有一封簡報,上書“某年某月某日,金港三村暴動,引周邊動蕩,亂匪數萬,情勢危及。我警備軍臨危不亂,立調第一鎮步兵二協、第二鎮步兵一協剿滅之。此役黃氏土司亦有出兵助戰。”
這就是戰報——既沒寫清楚暴動參與者究竟有多少“兵力”,隻籠統說“數萬”,也沒有說明警備軍擊斃多少、重傷多少、俘獲多少,甚至連自身傷亡都不必細報。
為什麼可以這樣?因為根據以前的經驗,警備軍打民變跟玩兒一樣,往往正麵擊潰兵變主力五萬,自身損失隻有兩位數。因此後來不知何時起,乾脆就不報自身傷亡了——反正有歸化戶籍製保底,兵員隨時補充,這點損失壓根都沒有必要提及。
至於“亂匪”如何處置?由於高務實早年本就有立威之心,但他又比較要臉,所以一直都不怎麼過問。在這種鴕鳥政策下,下麵的人自然聞弦歌而知雅意,不拿這種事讓老爺為難,他們自己主動處理了……
你問怎麼處理的?嗯,之前多次說過,當初負責剿匪的是岑淩,而他在安南混出來的綽號是“岑閻王”,諸位可以品一品。
不過,事情如果隻是這樣,那也還在可控範圍內,畢竟彆的不說,單從結果導向來看,安南如今的暴動已經越來越少了,這也是事實。如果高務實現在回過頭去找當地顧委會和警備軍的麻煩,多少有點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意思。
高務實這次有些生氣的原因在於自己的弟弟,甚至他還發現劉馨在這件事裡選擇了默許。
勃泥,也就是加裡曼丹島,在南洋群島之戰結束之後被分成兩個軍政區塊,即“北勃泥”、“南勃泥”。高務實那位原本在台灣島就以強勢著稱的弟弟被調往勃泥,一開始隻管北勃泥,後來高務實發覺南北勃泥分開管不符合當前形勢,還是得先一起管著,等局勢徹底穩定再分開管理,因此讓弟弟直接管了整個勃泥。
結果這下倒好,南北勃泥攏共也才六七十萬人口(指在冊人口,山溝溝裡的不算),不到一年就被這小子乾掉了十四萬。人頭滾滾,血流漂杵啊!
這小子倒是也給秘書處交過報告,但不知為何,一貫比較講人道主義的劉馨居然默許了這小子的處理辦法,當時隻在報告給高務實的時候順口提了一句“勃泥土著不堪教化,你老弟今年殺了好些了。”
由於她當時語氣過於輕鬆,高務實壓根沒當回事,現在回頭看報告才知道,一年不到就被清理掉兩成人口!
讓你們撫剿並用,撫為主,剿為輔。你們倒好,是要清空這74萬平方公裡的大島嗎?——
新年快樂!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