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翰墨齋背靠晉陽長公主的勢力,如在神京城中向著幾家書商打招呼不收賈珩的書稿,還真的能造成一種“封殺”之相。
劉通從翰墨齋三層下樓之時,見到賈珩時,將憐雪姑娘之意轉述,道:“賈公子,那位貴人能不能見公子重議價金,還要再看,賈公子先將文稿給老朽罷,老朽給那位姑娘送去。”
賈珩點了點頭,將隨身文稿遞將過去,道:“凡六回目,都在這裡,有勞老先生了。”
顯然那位貴人身旁的侍女並不想見他。
易地而處,他也多半如此。
賈珩拿起小幾之上的香茗,抿了一口,對一旁侍奉的夥計,說道:“告訴你家掌櫃,我先回去了。”
這幾日都要籌備婚事,有幾個請柬都要親自去送。
不管是前身的表弟董遷以及蔡權、謝再義,還是國子監的宋源和韓、於二人,抑或是神武將軍馮唐府上,以及賈母老太太那裡,都需他親自去登門拜訪。
賈母那裡,不過是周全禮數之意。
這都不用想,賈母怎麼會來?
隻是不管如何,在賈珍奪親一事上,賈母終究還是主持了公道,不管她是出於什麼考慮,他都要承這份情,更不要說還將晴雯送了過來,秦可卿順利過門,總要知會一聲。
但對賈府的態度,他的策略依然是保持著若即若離態度,能切割就切割,不能切割也不要被賈家吸血,給賈家兩府做保姆的事,他實在做不來。
當然,利益交換不在此列。
其實,這也算是賈家敗落之故,但凡官宦士族之家,也不是說嫡係子孫都是成器的,畢竟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若是嫡係子孫不成器,旁支若有出色子弟,也當籠絡結納才是。
賈母又是送丫鬟,大抵無意中就有這層用意。
賈珩這邊廂出了翰墨齋,乘驢車,向著家中趕去,去書寫婚柬,送人,暫不去提。
卻說憐雪取了書稿,在兩個嬤嬤的侍奉下,登上翰墨齋後門處停好的馬車,向著晉陽長公主府而去。
這位長公主得崇平帝之母,榮養長樂宮中的那位皇太後寵愛,食邑萬戶,尊榮至極。
就連修建的公主府也是軒峻崢嶸,巍峨華麗,園林占地數頃,內裡亭台樓閣,假山廊橋一應俱全,竟比之尋常公侯之家都要尊榮幾倍。
實際,神京城自為陳漢國都以來,經曆代修繕,已漸複唐時舊貌。
誠然,自唐季以來,五代亂世,關中大地屢被兵燹,都城漸漸殘破,水運不通,人口流失加劇,似乎不再適宜建都,但時過境遷,滄海桑田,北平未曾為京前,還不是天天沐風吃沙?
及至宋時,有西夏黨項梟禍西北,宋自然不會舍棄汴京成熟的漕運體係,轉而定都長安。
但遠有前宋定都開封,無險可持,蒙汴梁之恥,終宋亡於金,後有大明嘉靖坐困京師,憑敵來去,自焚失國……如此前仆後繼之慘烈事,陳漢怎能不汲取教訓,痛定思痛?
陳漢太祖、太宗,為宗社綿延計,國家長治久安計,曆時三十餘載,方重建西京,為解決人眾地狹,就食於洛的窘境,於關中疏浚河道,廣修水利,擴建城池,營造宮室,曆經百年,堪堪立都,得崤函之固,據山川之險。
二十年前,遼東失守,東虜持強騎,威逼北平,天下震動。
也側麵說明了昔日陳漢太祖擇都的深謀遠慮。
事實上,前明之時,洪武二十四年就有定都長安之意,監察禦史胡子祺上疏曰:“……據百二河山之險,可以聳諸侯之望,舉天下形勝所在,莫如關中。”,當時的朱元璋頗為意動,命太子朱標考察關中,但之後朱標病死,遷都之事漸罷。
曆經靖難之亂後,始遷都於北京。
定都之事,毫不誇張說,就是……千年大計。
既是千年大計,雄安一方,籌謀數十年,再造乾坤,重厘經緯……不為過吧?
憐雪提著裙裾,下了馬車,進入府中,行了約半刻鐘,經過月亮門洞,繞過一座敕造萱華堂的正廳之中,來到一座高有三層的閣樓,聽著從瓊樓之上傳來的琴音,就輕了步子。
閣樓之木梯,鋪著羊毛地毯,故而上下樓梯,倒也悄然無聲。
憐雪來到二樓,抬頭看向那道熟悉的華美身影,其人著一襲紅色宮裳長裙,纖腰高束,將玲瓏曼妙的身姿映襯出來,修長白皙的脖頸下,鎖骨精致如玉,抹胸下是秀挺雙峰。
蔥鬱雲鬢間彆一支金釵步搖,高高挽起的婦人發髻,將一張國色天香、豔若桃蕊的臉蛋兒映出,縱是不施粉黛,也難掩絕世芳姿,而婦人眉梢眼角間,流溢出一股輕熟、嫵媚的風韻。
舉手投足間,氣質典雅、端嫻。
纖纖素手正提著一個紫砂茶壺,斟著茶,熱氣騰騰的水,衝入琥珀琉璃一樣的酒杯中,嫩綠茶葉一片片舒展開來,對麵小幾之畔,跪坐著一個著素色刺繡蟒袍,年齡二十四五歲,麵龐瘦削,鷹鼻深目的束發青年,欠身道謝。
“姑姑的茶藝是愈發見長了。”楚王陳欽,端起茶盅微微抿了一口,看了一眼對麵的宮裳麗人,陰鷙、柔譎的眸子閃了閃,心頭不由生出驚豔之感。
也不知是不是感應到這目光,晉陽長公主顰了顰秀眉,一張晶瑩如雪的玉容又是清冷幾分,淡淡說道:“楚王有什麼正經公事,隻管打發了長史來就是,不用七拐八繞地讓月兒遞話。”
卻是前天,楚王送了清河郡主李嬋月一匹照夜玉獅子的寶駒,李嬋月才引著楚王來到府上,求見得晉陽長公主一麵。
楚王放下茶盅,對晉陽長公主笑了笑,說道:“就知瞞不過姑姑法眼,確有一事相求,前日李大學士在大明宮稟了父皇,要籌措一批軍械和糧秣,即刻解送到前線去,供應山東提督陸祺麾下所部,當日侄兒不才,主動求了這個差事。”
“當此邊事紛擾之時,你能主動為君父分憂,也不枉皇兄派你到兵部觀政。”晉陽長公主神色淡淡,聲音清冷說著客套話。
齊楚二王並非崇平帝的皇後所出,故而相比魏粱二王,楚王在晉陽長公主這裡,自然態度不冷不熱。
楚王也不以為意,放下茶盅,正色說道:“姑姑,現在侄兒有一樁難處,正要叨擾姑姑。”
晉陽長公主玉容微頓,道:“什麼難處?”
楚王解釋道:“先前是由戶部籌措糧秣,但現在驟然由侄兒接手,戶部那邊說秋糧還未解運京中,倉中夏糧又將將供應京營官俸,不能擅動,正是青黃不接打饑荒的關口,故而隻得另行買糧,侄兒聽說姑姑在京中開著幾十家糧店,厚顏相請,看能不能先勻出一些賣給侄兒?”
晉陽長公主聞言,擰了擰柳葉細眉,鳳眸閃了閃,清聲道:“這些商賈中事,你去和府上的謝管事談就是了,既為國家邊事,按著收購價賣給你就是了。”
晉陽長公主擁良田萬頃,又經營著一部分巴蜀運往京中的糧食生意。
楚王歎了一口氣,說道:“奈何戶部隻撥了二十萬兩,若是購糧,還有三十萬兩的缺口……”
這時,正在彈琴的李嬋月,已然停下彈琴,邁著盈盈步子,冷笑說道:“合著王兄送我輛寶駒,是為了尋我娘打秋風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