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屈服
第379章屈服
“不可!”
有人提議讓劉備領軍南下,對付劉景、孫權,未等說完,便被劉先、龐季等人出言打斷。
龐季肅容言道:“劉豫州乃當世人傑,素有雄才大誌,甚得眾心,實非久居人下者。如今將軍以其鎮守新野,以備曹公,大敵在側,劉豫州自然無暇他顧。使其領兵南下討伐劉景、孫權,則無異於放虎入山林也。”
劉先點頭附和道:“沒錯。劉豫州,梟雄也,不可入內,入內必為害,還望將軍明察。”
劉表心裡當然想借用劉備的武力,以解當前困境,但他心裡更清楚,自己駕馭不住劉備。
劉備和張繡之流全然不同,來投還不到半年,就令荊州豪傑競相歸附,劉表既驚且疑,深感憂慮,在他眼皮底下,尚且如此,若放其南下,那還了得?
再說,劉備若南下,誰來為他抵擋曹操?
曹操在前年初冬的官渡一戰中,幾乎全殲了袁紹十萬兵馬,不過袁紹逃回河北後,收合徒眾,肅平叛亂,實力依然不容小覷,曹操暫時無力進圖河北。
目前雙方正處於僵持之中,此時曹操若聞荊州遭到劉景、孫權聯手圍攻,劉表敢肯定,曹操絕不會放過這樣的良機,定會派兵南下,趁火打劫。畢竟當今天下,能讓曹操心中有所忌憚者,除了袁紹,也就隻有他了。
劉表開口道:“劉景、孫權雖兵眾勢盛,猶可當也,而曹孟德,方為孤之大敵,劉玄德身負抵禦北方重任,不可輕動。”
群臣聞言,心情沉重萬分,麵對劉景、孫權,荊州猶有一搏之力,可若曹操也舉兵來攻,荊州十有八九難逃傾覆的結局。
從事中郎韓嵩心中不由冷冷一笑,當初他和鄧羲等人極力勸諫劉表,身為宗室,當尊奉國家,遠離袁紹,勿與其結盟,可惜劉表不聽。劉表如果聽從他們的勸告,何至於有今日之憂?
念及於此,韓嵩進言道:“將軍之慮,也是嵩之憂。曹公感國家之危敗,湣百姓之苦毒,奉天子以伐叛,今破袁紹,定東夏,威信著於四海,實不可力敵也。”
韓嵩仿佛沒有看到劉表越來越深沉的臉色,繼續說道:“今荊州危在旦夕,將軍應當立刻斷絕與袁紹往來,遣子入許都,麵見天子、曹公,表明心跡,消除芥蒂,化乾戈為玉帛。日後將軍與曹公,便如同昔日周公、太公輔佐周成王,一左一右,拱天子而維之,天下猶不足定,況劉景、孫權之徒乎?!”
劉表眉頭深鎖,群臣亦默然,隻有韓嵩的聲音在堂中回蕩。
當韓嵩說完,堂中頓時陷入死一般的寂靜,眾人目光全都聚焦於劉表身上,等待他的決定。
劉表看著堂下群臣,心中不覺有些悲涼,這些人皆為他的心腹之臣,但他們此刻心裡十有八九皆讚同韓嵩的提議,真正一心為他著想者,可謂寥寥無幾。
更可悲的是,劉表現在也不得不慎重考慮韓嵩的提議。
劉表沉思良久,有了決定。他自詡長者,生平最重名聲,背棄盟約,必會為人非議,累及名聲。眼下遠未到窮途末路之時,他不願背盟,不過鑒於當前的不利形勢,他願向曹操“示好”。
“從事一席話,令孤如夢方醒。”劉表歎道:“孤與曹孟德,本無仇怨,昔日更曾聯手擊袁術、孫堅。雙方反目,也是從曹孟德無故興兵南陽開始,非孤之意。若雙方能夠儘棄前嫌,重修舊好,此亦國家之福也。”
劉表先是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下,隨後問韓嵩道:“不知從事可願為孤使者,入許都職貢?”
劉表絕口不提遣子入質,他迫於形勢,不得不向曹操屈服,但遣子入質等同於向曹操投降,這已經突破他的心理底線了。
劉表既無意背離袁紹,也不願遣子入質,令韓嵩心裡稍稍有些失望,不過劉表到底還是做出了關鍵性的改變,韓嵩躬身領命道:“嵩願為將軍詣許。”
對此,劉先、龐季、蒯良等重臣無一反對,隻有劉表次子劉琮、外甥張允等數人麵有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