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我國會增加運往康斯坦丁尼耶和黎凡特的絲綢、鐵製品、化工產品,以及,武器。哦,差點兒忘了,還有蒸汽船。”
大維齊爾立刻注意到了關鍵詞:“您說的武器是指?”
“燧發槍,大炮,軍裝,測繪工具。就看您想要什麼吧。甚至連圖紙都可以交易。”
法國正在普及火帽槍,燧發槍作為過時產品,能賣個好價最合適不過了。使用老式炮架的大炮也是同樣道理。
奧斯曼的軍力孱弱,核心在於糜爛的禁衛軍製度,所以武器裝備大可以隨便賣給他,根本不用擔心他會因此而成為軍事強國。
而且,很快就需要奧斯曼對俄國進行牽製,以減輕波蘭的壓力。此時給他們一些精良武器,也是很有必要的。
梅勒卡·默罕默德心中一陣狂喜,還未及說什麼,就聽塔列朗繼續道:“而我需要更多的棉花和甘蔗。您應該能滿足我這點兒小小的願望吧?”
奧斯曼雖然是帝國遲暮,但到底家大業大,仍是有不少底蘊的。
例如,敘利亞和希臘就是重要的棉花產地,英國所需的棉花有近20%都是從這裡進口的。
而埃及的甘蔗產量雖然遠沒有加勒比海地區高,但卻是距離歐洲最近的產地。
梅勒卡·默罕默德點頭:“我一定會向蘇丹陛下建議的。”
塔列朗卻是意猶未儘,又道:“哦,我聽說蘇丹陛下正在訓練‘托皮日斯’新軍。”
“是的,目前有600名士兵,全部按照俄式操典訓練。”
他倒也不用隱瞞,因為這是塞利姆三世的重要改革內容,大國的情報機構不可能連這都不知道。
塔列朗顯得非常遺憾:“眾所周知,優秀的老師甚至比學生的天賦還要重要。
“說實話,蘇丹陛下的新軍選了個最差的老師。請原諒我這麼直白。”
“這是奧馬爾阿加將軍向陛下諫言的。”
塔列朗壓低了聲音:“奧馬爾阿加將軍隻是因為被俄軍俘虜過,就將對方視作強者。”
“啊,或許是這樣的……”
“實際上,俄軍的訓練水平在各大國中是比較靠後的。”
大維齊爾聽出了他話裡的意思:“您是說,可以派遣法國軍官來幫助訓練托皮日斯?”
塔列朗卻是搖頭:“不,我認為任何歐洲國家的軍隊都不適合訓練他們。
“我知道,貴國的禁衛軍一直強烈反對訓練新軍,而他們最大的理由,就是不能接受異教徒作為教官。
“這也就導致了托皮日斯隻能維持一個極小的規模,否則將會激怒所有禁衛軍。”
“可是在伊斯蘭世界裡,根本找不出能訓練他們的教官。”
“不,有的。”
“您說的是?”
“皇家突尼斯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