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法是克裡米亞最東側的港口,擔負著亞速海和黑海之間的中轉任務,算是克裡米亞除了巴赫奇薩賴之外最重要的地方。
次日一早,1700名波蘭士兵在巴赫奇薩賴城中火光的映照下,排著整齊的隊列,向東走去。
……
“注意隊列間距!”
伴著薩爾吉爾河涔涔的水流聲,波蘭軍官在對步兵線列做著最後的調整。
這兩條線列陣緊鄰著河西岸,薩爾吉爾河就在他們身後不到200步遠的地方。
柯斯丘什科將軍隊布置在這裡,不是為了搞“背水一戰”激發士氣——能跟他一起深入俄國的士兵,士氣絕對不用懷疑——而是杜絕俄軍利用人數優勢從背後包抄。
他要在這裡跟卡霍夫斯基進行一場沒有任何取巧的正麵對決。
卡霍夫斯基吃了昨天的虧之後,顯然也謹慎了很多。
俄軍小心翼翼地緩慢推進,幾個軍團之間始終保持能夠隨時相互支援的間距,直到早上10點半,才終於看到了河邊的波蘭軍旗。
俄國人的4門大炮最先發出了轟鳴。
炮彈越過戰場前方的波蘭散兵的頭頂,鑽進單薄的步兵線列之中,頓時揚起了大片血花。
但波蘭的步兵線列卻如同風中的樺樹林一般,隻在原地站得筆直,狂風縱然能將他們折斷,卻無法讓他們移動分毫。
20分鐘後,炮擊停止。
俄軍以兩個精銳擲彈兵營為核心,發起了全線進攻。
伴隨著散兵的試探性交火,灰色和白色的兩條步兵線列越來越近。灰色的長而厚實,白色的短而單薄。
終於,在雙方相距70步左右時,俄軍士兵在軍官的指揮下停住腳步,舉槍瞄準。
“射擊——”
爆竹般密集的槍聲隨即響起,硝煙彌漫了整個戰場。
對麵的波蘭人應聲倒下了30多人,但整條步兵線列仍是一動不動,士兵們隻在硝煙飄到臉上時,才會微微皺一下眉。
俄軍步兵線列再次前進,齊射,繼續前進……
很快,雙方之間的相距已僅剩不到40步,波蘭人硬扛了4輪齊射,有近300名士兵中彈犧牲,卻依舊沒動。
他們在忍耐。
在等待。
等待複仇的那一刻。
俄國指揮官有些緊張地看著寂靜的波蘭陣地,抬手下達命令:
“前進7步!”
當俄國士兵踏著軍鼓的鼓點向前走了5步之後,波蘭人突然動了。
柯斯丘什科親自騎馬站在步兵線列後麵,舉起佩劍,高聲道:
“瞄準——”
整條步兵線列上的燧發槍“唰”地抬起。
“射擊——”
士兵們沉默著,扣動了扳機。
數千個黝黑的槍口幾乎同時噴出烈焰。對麵的俄軍步兵線列如同被看不見的巨人狠狠砸了一拳,漫天血肉亂飛。
隻是一次齊射,波蘭人的槍彈就帶走了300多名俄軍士兵,將之前的損失一把賺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