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的辦法有兩個,一個是放棄不鏽鋼,用鋁合金做材料,現代鋁合金的強度是鋼鐵的數倍,而重量隻有三分之一。
曆史上,鋁這種材料還沒有研究出成熟的冶煉技術,甲胄就被熱武器淘汰了。所以我們沒有看到鋁合金的鎧甲出現。
另一種方法是利用現代的金屬外骨骼技術,把鎧甲的重量,不要落在人的身體上,而是利用甲胄和金屬外骨骼一體化設計,由鎧甲自己支撐自己的重量。
楊凡反複考慮後,最後還是采取了第二種方法,因為隻要有設計圖,自己在大明就可以生產,楊凡不放過任何提升這邊工業能力的機會。
隨著導流明渠的放水,楊凡的水利鍛錘已經開始安裝,今後平爐冶煉出來的高性能鋼鐵,將在水利鍛錘的高效生產下,變更成各種武器、鎧甲、工具、農具、鐵釘等工業產品。
後續還準備發展水力驅動機器的紡織工業。
楊凡通過吳胖子找到了一個在國企專業設計金屬外骨骼的專家,目前楊凡支付了一筆研究經費,由這個專家帶著三個博士生十幾個本科生在做研究和試製。等設計圖出來,並試製實物成功,楊凡就準備在水壩這邊用水力鍛錘大量生產。
三十多公裡,騎馬足足走了一個小時。
楊凡策馬跨過一個小山包,遠遠的看到了那個已經完工的水泥土樓。
土樓碩大無比,如果在現代看來,也就是相當於一個體育場的外形大小,可在這個年代,就看著非常的震撼人心了。
山裡采來的青石,加混凝土砌築底部,上麵是青磚加水泥砂漿。
整體看著像是一個巨大的齒輪,布滿了外側的馬麵,就像一個個齒輪的齒一樣。
看著醜陋而猙獰。
頂部的望樓上,士兵發現了大隊騎兵靠近,立刻開始敲鑼報警。
聽著遠處的鑼聲,楊凡點點頭,警惕性還不錯,看來這段時間的訓練沒有白費。
塔樓上,一個穿著千戶服飾的軍官正仔細觀察著遠處來的騎兵。這名軍官,是最近剛剛從兵部調過來的。名叫周遇吉。
他隻是小人物出身,錦州衛人,從小習武,擅長騎射,自從加入明軍隊伍之中後,每次戰鬥都會衝鋒在前,奮勇殺敵,慢慢從士兵成長為軍官。
崇禎朝的兵部尚書張鳳翼曾經巡撫遼東,發現了周遇吉這個猛士,從此將他作為自己的家丁帶在身邊。
後來,跟著張鳳翼來到京城為官,把周遇吉也調來,在兵部任一個六品的武官。
但周遇吉不願意在兵部過養老一樣的日子,他更渴望去一線帶兵。
結果,皇帝大量調撥軍官去遵化組建河西守禦千戶所時,周遇吉動心了。他在京裡自然見識過楊凡軍隊的精銳程度。
這次楊同知組建新的軍隊,他非常向往,主動申請來遵化。
而張鳳翼也知道,他的心思不在公文之間,也就同意了。把他升了一級,以千戶官的身份來遵化獨自領一個千戶所。
周遇吉是遼東人,出生於年,今年才歲,他自幼在山林裡射獵,目光敏銳。
他看到遠處騎兵非常精銳,戰馬都是比蒙古馬高大的多的雄壯駿馬,而且打著的豎條形旗子,上麵寫著“錦衣衛指揮僉事”“遵化衛指揮同知”“河西守禦千戶所統製官”
“快,把弓箭放下,這是楊大人來了,快通知成裡的各位大人準備迎接。”周遇吉連忙喊道。
頓時城牆上一陣忙亂,隨著此起彼伏的哨子聲響起,各個千戶的士兵緊急衝家裡衝出來,到土樓中間的廣場站隊。
軍官們神情緊張的約束部隊,連打帶踹的,讓他們趕緊站好隊伍。嘴裡吼著,楊大人來了。
這些軍官都被楊凡的軍棍打怕了。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