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輿論就是辣麼的離譜。
離譜到李易的身邊的人,都以為李易真的有病。
接到一個個熟悉的人的電話,都是關心他的。
李易又是感動,又是哭笑不得,因為,他解釋了,很認真的解釋了。
可是,特麼的一個個都嘴上說,對,我們知道,我們明白,但是真的知道,真的明白嗎?
然而,像網絡影評人傻妞那樣的想法的影評人不止一個。
影評人杜向海,也在媒體個人專欄上為《女兒的嫁衣》寫了一篇影評。
“又是一部李式催淚影片,而你最無可奈何的就是自己仍然無法拒絕掉淚。
還是一貫來的簡單畫麵真摯對白,那些單一的場景反複堆積新的情節。
人們感動是因為那都是心靈共同的契合點,或許因為相信自己的生命中也會發生這樣不可扭轉的結局,所以才覺得心酸吧?
影片中有三次類似的下雨場景,完全是貫穿整個劇情的關鍵點。
第一次是剛開始曉璐打電話給媽媽讓她到學校來接自己,因為她像所有9歲的小女生一樣依賴自己的母親;
第二次是當曉璐意識到離彆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之後,企圖用小小的手遮擋頭上的雨水,就這樣衝回家。但是媽媽突然撐著傘出現,然後手拉手度過她們在一起的每一天;
第三次是影片的結尾處,曉璐站在學校的門口打開自己的黃色小雨傘,因為媽媽再也不會出現了,曉璐就這樣,小小地一個人,回去沒有媽媽的家。
這是一種劇情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情感的更迭處理非常好。
在我看來,影片一直都像是一種倒計時——每個情節的銜接都意味著撕心裂肺的再進一步,但到結尾卻淡淡用一個遠遠的小背影來結束。
無論是愛還是痛苦的離彆,都以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眼前。
尤為難得的是,整部影片,你細細去看,會發現,裡麵沒有一個地方顯得多餘,這原本就是一個角度很好的題材。
再加上李易最擅長的情感熏陶,為此讓觀眾眼淚自然而然地落下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唯一的不自然就在於,並不是每個人對於自己身邊的人的死亡的反應都非好即壞,總要有複雜的中間地帶......
但是對於一個故事來說,我們也的確願意相信它給我們帶來的溫度。
眼淚,或許對這一小時四十分鐘來說,還是最重要。
當醫生推開堵著病房門的曉璐時,她的痛苦,她的眼淚讓身為人子的我們再也把持不住。幼小的心靈也許還不諳世事,但人性的根髓是沒有年齡之分的,看著她紅腫的雙眼,顫聳的雙肩,我相信那一刻,很多人都會突然想象著在未來某一天母親離去時自己會是怎麼樣。
舍不得的是你,離不開的是你,但抓不住的也是你......年齡的催促讓我們無能為力。有的時候會不會突然覺得我們離開媽媽的身邊,遠在他鄉奮鬥到底是為了什麼!看著現在愈來愈年老的媽媽,任何一個人都會覺得自己好殘忍。
而這,我相信就是這部電影能引起那麼多人的共情的原因吧。
其實一直都在關注著李易導演,他是個很特彆的導演,似乎對悲劇情有獨鐘,或許這也是影迷們擔心的地方吧,因為很多文藝工作者,在沉浸悲劇的藝術之中最終都無法自拔,我不知道李導是否真的患有抑鬱,但是還是希望,李導能早日康複,為影迷帶來更多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