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彆是當李易讓星漫的繪圖人員,在電腦上把他畫的瓦力進行貼色製作之後,雖然隻是靜態圖,但是整個形象卻直接就立起來。
之後,是伊娃,等等。
接下來的時間裡,李易一直都呆在星漫,和製作團隊呆在一起。
當然,更多的是他在說,在畫出形象圖,然後,製作團隊的人按照李易的要求,不停地進行製作,修改。
看著電腦裡麵,機器人瓦力,伊娃等等形象,被一步一步地實現出來,那種成就感,真的很讓人上癮。
然後張海洋就震驚的發現,李易真的太恐怖了。
一般人是很難想象的。
在張海洋感覺當中,李易如同好像腦海裡已經有了非常成熟完整的一部電影一般。
要知道,動畫電影的製作,最耗費時間的,其實反而不是技術實現,而是製作的過程之中,你無法明確到底想要的效果是什麼樣的。
如此,就必須進行不停地調整調整再調整。
而動畫製作當中的調整,和實際真人拍攝的時候的調整完全是兩碼事。
需要耗費的時間更長,更多。
而不是直接重新拍攝就可以了。
因為,動畫角色,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是像真人那樣,可以很自然地做出來。
而李易在這裡,他卻可以直接告訴製作團隊的人,他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效果。
並且李易本身是導演,他的腦海裡又有著完整的成片,所以,他需要做的就是,直接告訴他們,這裡的燈光要求是怎麼樣的,這裡的幻境要素是什麼,要達成一個什麼樣的效果。
有時候,他用言語無法明確地讓他們明白,他就會開始繪圖。
所以,進度遠遠超乎了張海洋的想象!
這雖然隻是個開始,但是卻是最重要的,也是動畫電影製作的最關鍵的地方。
有了明確的詳細的令人發指,妙到毫巔的畫麵,那麼他們需要做的真的就隻是工具人了!
可以說,有了李易這個導演的存在,讓原本製約著星漫的最大的短板,直接被補上了。
自己就執導過《童心海洋》的張海洋,可不會覺得,李易這樣的是正常情況,他當初在製作《童心海洋》的時候,單單是其中的角色形象,就改了無數次的稿。
可是在李易這裡,卻是可以直接告訴你,是什麼樣的,需要做出什麼樣的效果!
不過,哪怕是這樣,李易也感受到了動畫電影和真人電影製作的方式,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的。
有更便捷更方便的地方,比如,李易想要什麼樣的光線,什麼樣的燈光,什麼樣的環境,現實當中,可能會很麻煩,但是在電腦製作的過程之中,這些最難的是想法,如果有了明確的要求,那麼他們製作起來,隻需要去調整參數就可以做到一步步接近李易的要求。
隻是哪怕是這樣,進度雖然說是快了許多,可是比起真人電影來,依然還是太慢太慢。
不過,張海洋卻是信心滿滿,因為他從未見過像李易這樣的導演,簡直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李易在“看著電影”然後讓他們複刻出來一般。
而張海洋不知道的是,他猜的對,因為李易的確就是“看著電影”然後複述出來。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間就到了1月14日,這一天,是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公布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