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起吃著燒烤喝著啤酒,自然而然地就聊起了李易的新電影的事情來。
《人工智能》這部電影,其他的成年人的角色其實都還好說。
但是小男主角的角色,卻是一個難題。
因為這部電影可以說,小男主角的戲份占據了這部電影最大的分量。
而對演技的要求也非常高。
本來李易是想要繼續用於彬彬的,可是於彬彬已經進入高速發育期,年齡卻是不太合適了。
其實國內的小演員不少,但是真正能扛大梁的真的不多。
“這和國內比較少出現這類的兒童主角的電影有很大的關係!”陳問說道。
國內的電影像《七號房的禮物》,像《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類的電影,其實真的挺少的。
這也就導致了,好萊塢你可以發現,他們有不少童星名氣不下於那些好萊塢大明星,可是在國內,卻很少有那種真正的堪稱頂級的“童星”!
特彆是《人工智能》這也電影,對小演員演技要求,比之之前《七號房的禮物》或者《媽媽再愛我一次》都要來的高。
因為《七號房的禮物》也好,《媽媽再愛我一次》也罷,其實雖然是一大一小雙主角陣容,但是實際上,更多的還是偏向大人。
比如《七號房的禮物》主角更多意義上的其實還是父親的角色。
而《媽媽再愛我一次》也差不多。
《人工智能》卻不一樣,這部電影,可以說,裡麵的母親雖然也算是主角,但是這個角色,並不是整部電影的最核心的存在,說是主角,可實際上其實不過是戲份最重的女角色。
真正的主角隻有一個,那就是人工智能機器人小孩!
“我正為這個頭疼呢,要是實在找不到合適的,那就隻能改一改原來的計劃,在好萊塢找一個了。”李易對此也挺無奈的。
其實倒是有不少人介紹一些小演員,但是像於彬彬他們那樣的富有靈性,又有演技的小演員的確很少很少。
很多小演員,其實都是因為家學淵源,簡單地說,大多都是星二代,或者父母之中有一個是演員。
可是小演員在國內的發展,其實是很受限製的。
因為大多時候,他們很少能那些主流電影的主要角色,頂多是一些小配角之類的。
目前李易定下來的角色,女主角母親的角色是溫晴,是華國演員主演,另外一個戲份比較多的男配角是機器人舞男的角色,給了陳問。
而剩下的,父親的角色,肯定要給好萊塢那邊。
孩童演員方麵,李易最初的考慮是男主角用華國這邊的孩子,另外一個孩子用好萊塢的演員。
“其實,你這個故事,我總覺得,與其說是機器人尋找母愛故事,倒不如說是一個缺愛的孩子,渴求母愛的故事。”陳偉傑突然笑著說道。
眾人都看向陳偉傑。
陳問想了想不由地點了點頭道:“這個說法,還真的是!”
眾人都是不由地點頭,表示認可陳偉傑的這個說法。
因為,的確,這部電影說白了,就是套著機器人的殼而已,實際上,當機器人擁有了情感之後,那和人還有什麼區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