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前提是這部電影,拍的的確足夠好!
時間在紛紛擾擾之中過去。
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顯然主打的就是華國電影的牌。
特彆是時間進入七月之後,當威尼斯電影節公布主競賽單元片單之後。
更是讓無數華國影迷和媒體都紛紛把目光聚焦到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
7月28日,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揭曉了這屆主競賽單元片單。最終,一共21部電影入圍到了主競賽單元之中。
這不算什麼,關鍵是,這21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片單之中,居然有四部華國電影,或者說有四部華國導演執導的電影。
而《天堂電影院》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赫然在21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片單當中,被放在了首位。
另外的三部華國電影也挺有意思的。
分彆來自港島,寶島以及內地!
分彆是港島老牌文藝電影導演,馮嘉琪的《最好的時光》;寶島的文藝電影導演,李添的《悲情四十年》;以及內地的第六代導演之一的王孝的《蒼老的少年》。
有意思的是,這三位可以說都是威尼斯電影節的嫡係導演了。
他們每一個都曾經拿過威尼斯電影節的獎項,其中王孝更是拿到過金獅獎,不過,時間卻已經有快十年了。
而其他兩位,都曾經拿到過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一個是評審團大獎,一個是最佳導演!
從這一方麵來說,似乎他們比李易更有希望拿獎。
但是結果卻偏偏生不逢時,如果是往年的話,或許還真的是這樣,可是今年顯然,沒有人會這麼覺得。
哪怕是他們自己也都是比較悲觀。
特彆是當《天堂電影院》成為威尼斯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之後,這種悲觀的情緒就更濃了。
不是說開幕影片就一定有多牛逼,但是這卻也從某種程度上代表著這部電影是威尼斯電影節重點推介的電影!
國內的影迷們狂歡,覺得今年這麼多部華國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而且還有李易和《天堂電影院》拿獎必然是十拿九穩的節奏。
甚至都有影迷幻想著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會不會被華國電影包攬獎項?
雖然是幻想,可能性的確很低,但是至少,讓大家有個憧憬嘛,萬一呢?
萬一威尼斯電影節的評委集體失了智呢?
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注定了會吸引無數的華國影迷和媒體的目光。
但是事實上,與戛納逐漸商業化相比較,威尼斯則一直堅持文藝範!
戛納的主競賽單元當然依舊堅持評選一些高冷的作品,可是他的其他單元,尤其是電影交易市場,成交額都很驚人,穩定在10億美元以上!
好萊塢需要戛納作為一個展映平台,其他國家也需要戛納這麼個平台推銷電影或者引進電影。
所以很多文藝電影人士,都說戛納已經不純粹了,已經跪舔好萊塢了。
可是事實卻是商業化讓戛納電影節的影響力倍增,已然有歐洲三大電影節獨占鼇頭的意思。
相反,想要在威尼斯看到與戛納電影節合作的MarheduFilm交易市場或者類似美國電影市場(AFM)期間的攤位基本是不可能的。
威尼斯電影節無關大眾市場,事實上根本沒有官方市場,不能指望會在這裡看到宣傳單頁或是傳單。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電影節非常特立獨行。
當然,這也導致了,威尼斯電影節,空有逼格,可是影響力卻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