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回信》的點映場上座率和表現堪稱頂級。
這並不稀奇,畢竟,打著李易的作品的名頭,李易那麼多好口碑的作品還是積攢了數量龐大的影迷。
所以,首日會特意去關注這部電影的點映場次,並且還去買票觀影的人,大多都是李易的影迷。
而且,大多數都是資深影迷,因為李易最出名的莫過於催淚係導演,莫過於他最擅長的煽情。
當年讓人哭的死去活來的《媽媽再愛我一次》,《忠犬八公的故事》等等,可以說,都是讓李易身上貼著一張最顯眼的標簽。
而《天堂回信》是李易在《無間道》和《暗戰》這兩部非催淚係港片之後回歸最擅長的煽情電影,所以自然而然地能吸引到大量的資深影迷主動去觀影。
而首日點映的評分也能說明這一點。
果然點映次日開始,《天堂回信》的上座率和評分就開始出現了下挫。
之前有影迷表示《天堂回信》的情感共鳴是特定針對那些感受過爺爺奶奶這一輩人的疼愛的人才能產生。
事實也是如此,可是這樣的人的確有不少,但是同樣的,對此無感的人也一樣的多。
而《天堂回信》在電影鏡頭,劇情層麵的確可以說有很大的硬傷,那就是太簡單了。
所以之後的兩天的點映場上座率和口碑都出現了下滑。
而且中等評分的評論也開始多了起來。
票房預測機構也調低了對這部電影的票房預期。
從最初的三個億,調整到了一個億。
院線方麵對這部電影的預期同樣的也調低了。
對此,其實泛海影視這邊沐楠星也好,方東白罷,亦或者是易星這邊的樓劍軍,都並沒有太意外。
甚至於在他們看來,《天堂回信》其實不過是李易的即興之作而已。
然而,他們沒想到,也是很多人沒想到的是,時代不同了。
很多人忽略了一個比較特彆的觀影群體。
變化就是從一篇比較特彆的影評人寫出來的比較特彆的影評。
秦兵,當代著名教育家,兒童文學作家,曾經還擔任過多個和兒童教育相關的職務。
他其實不算是影評人,但是華國這邊對於影評人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彆的認證。
他也曾經點評過不少電影,不過都是從教育的角度去點評。
這次秦兵之所以會關注到《天堂回信》這部電影,是因為他和這部電影的主演徐丁是老朋友。
老朋友的電影,而且還是當主角的電影,他自然要關注一二。
結果,看完之後,秦兵卻頓時就喜歡上了這部片子。
其實電影和兒童教育,很多時候,都是相悖的,特彆是華國的電影,幾乎可以說,很少出現和兒童教育相關的優秀的影片,早年還有一些,但是這個時代,因為很多人都不再重視兒童這個觀影群體。
其實這也和華國的很多固有的觀念有很大的關係。
比如,大家說帶孩子看電影,第一反應就是看動畫片。
很少會有人特意帶孩子去看那些真人電影。
而真人電影方麵,同樣的也因此,忽略了兒童這個觀影群體。
這一點,可以說和好萊塢是有著巨大的差異性的。
好萊塢因為電影分級製度的緣故,雖然很多時候分級也未必準確,可是至少針對兒童觀眾的話,分級評審還是非常嚴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