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說,就沒有人拍出好的短片作品了,可是熱度也好,傳播度也罷,亦或者是影響力,早就不僅僅是看作品本身的質量了,變量因素有很多。
比如這一次,如果這個短片不是李易拍的,那麼必然不會有那麼高的關注度,同樣的,酷貓也不可能去花大力氣做推廣,而如果沒有酷貓這樣花大力氣下血本去推一個公益短片,這個短片也不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就席卷網絡。
其實這也就是明星效應了,隻不過,相比起明星來,李易導演的身份還是有些差彆的。
明星的辨識度最高的是他們那張臉,可是李易這樣的導演,辨識度最高的,永遠都是他的作品。
《海蒂》的上映檔期也是如此,選擇六一這個檔期,自然是因為六一兒童節咯。
雖然說電影不可能單靠家庭觀眾,可是卻不可否認的是,選擇在六一兒童節這個檔期上映,一下子就把《海蒂》的招牌打了出去,這就是一部講述關於孩子的故事。
而實際上,彆看六一好像比起五一勞動節,或者七月開始的暑期檔來,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檔期,可事實卻是,在六一檔,整整四部動畫電影上映。
因為對於孩子們來說,實際上,暑期檔不暑期檔的,其實沒什麼差彆。
對於家長來說,暑期檔,和他們有什麼關係?該上班還是得上班啊。
而反倒是六一節,早年或許過節的方式,頂多就是給孩子買點好吃的,好玩的,看電影什麼的,並不流行。
而且孩子也不一定喜歡。
可是隨著影視產業的爆發,隨著大家夥口袋裡的錢包厚了起來之後,隨著開始漸漸地流行起來。
因為平時想帶孩子去看電影,也未必有合適的電影可以看,大人自己看一些商業大片,是絕對不會帶孩子的,因為一來,不適合,二來,帶孩子觀影,要是電影不能讓孩子看進去,那就不是看電影,而是哄孩子和道歉!
六一就不同了,兒童節嘛,大家都是帶娃去看電影的。
《海蒂》相比起其他的動畫電影,其實原本來說,在兒童觀影群體之中是不占據優勢的。
孩子們看電影,不是說有多想看某部電影,而是看熟悉不熟悉。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動畫劇集經常會出劇場版,實際上,真的不咋地,可是票房卻往往不錯的原因了。
說白了,因為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來到電影院,看電影,肯定首選那些他們比較熟悉的動畫。
而家長就更無所謂了,因為反正就是陪孩子而已。
可是今年的六一檔不同,《海蒂》提前一個月開啟點映,又搞了百城萬家觀影活動,再加上提前引爆的口碑,所以,很多孩子對《海蒂》其實不陌生,而對於家長來說,選擇一部,全程隻能看手機的電影,還是選擇一部自己和孩子都能看的電影,需要想嗎?
而彆看一個城市隻有一百家人受邀參加點映,可是孩子們是最喜歡炫耀的。
傳播的速度,其實一點都不弱。
所以,孩子們的確對這部電影不陌生,更何況,《海蒂》雖然國內的書迷不算多,可是也還是有一些的,特彆是一些女孩子,或多或少小時候都看過,或者聽過《海蒂》的故事。
為此,當《海蒂》正式全國公映的時候,至少六一兒童節這一天的票幾乎售罄。
特彆是黃金場次的票,更是一票難求!
當然,六一隻有一天,但是卻非常關鍵,具體後續票房會如何走,和首日上映的效果可以說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82中文網